第八章糖代谢I1.3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糖代谢 一、糖的概念 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多羟基醛——醛糖 多羟基酮——酮糖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衍生物 可以水解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它们的衍生物的物质 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有N、S、P等。 单糖多符合结构通式(CH2O)n,但仅从通式上并不能判断某分子是否就是糖,也就是说 ①符合通式的不一定是糖: CH3COOH(乙酸),CH2O(甲醛) ②是糖的不一定都符合通式: C5H10O4(脱氧核糖), 二、糖的分类 根据糖类物质分子结构特点,分成以下几类: 单糖:丙糖,戊糖,己糖等。 寡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淀粉,糖原等 结合糖: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 单糖(monosaccharides):不能用水解方法再进行降解的糖,包括单糖及其衍生物。 按碳原子数分为: 丙糖(甘油醛) 丁糖(赤藓糖) 戊糖(核糖、脱氧核糖等) 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等; 葡萄糖的化学结构 元素组成:C、H、O,三者比例 C 40%、H 6.7%、O 53.3% 冰点降低及沸点升高法测得分子量为:180 分子式为:(CH2O)6,即C6H12O6 葡萄糖 葡萄糖和果糖 单糖的一些理化性质 单糖的化学性质体现在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学结构特征上,具有一切羟基及多羟基的反应,如氧化、酯化、缩醛反应;也由醛基或羰基的反应;同时还有基团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 旋光度,一切糖类都有不对称C,都具旋光性; 甜度,各种糖甜度不一,但都有甜度; 溶解度,多羟基增加了单糖的溶解度,热水中更大,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寡糖(Oligosaccharides) 乳糖(Lactose) 存在于人乳(5-7%)和牛乳(4%)中 乳糖酶缺乏,小肠乳糖升高引起渗透性腹泻,肠道细菌使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 多糖(Polysaccharides) 由许多单糖或单糖衍生物聚合而成,缩合时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一般无甜味、无还原性、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双糖、寡糖或多糖,重要的有淀粉、糖元、纤维素、几丁质、粘多糖等。 根据其组成可分为均一多糖和不均一多糖。 均一多糖或同聚多糖——有相同单糖缩合形成的多糖。最常见的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葡聚糖。如:淀粉、糖原等 不均一多糖或杂聚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缩合而成的聚多糖。最常见的是含氮的糖胺聚糖,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 淀粉 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根茎中,热水处理25分钟能溶解的部分为直链淀粉,不溶解的部分为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水解的唯一双糖为麦芽糖、唯一单糖为葡萄糖。 支链淀粉水解时只生成一种双糖--(+)麦芽糖。 糖原 纤维素 透明质酸 结合糖 糖脂 种类很多,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含有十分复杂的脂多糖,其分子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 外层专一性寡糖链—中心多糖链—脂质 其中,外层部分的组分随菌株而异,可使人体致病。 脂多糖在细胞表面与细胞的各种识别事件相关,如鞘糖脂决定人类血型A、B、O。 糖蛋白 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复合糖,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糖蛋白,由短链寡糖与蛋白质共价连成。 一般来说,糖蛋白含糖量较少,表现为蛋白特性,但糖对糖蛋白分子的生理功能有较大影响。 蛋白聚糖 蛋白质与糖胺聚糖以共价键连成的大分子复合物,糖胺聚糖链连在核心蛋白上,又称粘蛋白。 蛋白聚糖分子中糖的含量多,性质更多表现为多糖的特性。 糖类的分布 食用糖(蔗糖、葡萄糖) 绿色植物的皮、杆等(纤维素) 粮食及块根、块茎中的糖(淀粉) 动物体内的贮藏多糖(糖元) 昆虫、蟹、虾等外骨骼(几丁质) 食用菌中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昆布多糖等) 细菌、酵母的细胞壁 结缔组织中的糖(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核酸、脂多糖、糖蛋白中的糖 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中的糖 血型糖 糖的生理功能: 氧化分解供能 结合糖类既是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又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 转变为其它物质 糖的消化吸收 消化场所----小肠(主要)、口腔 吸收场所----小肠上皮黏膜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吸收途径----经门静脉入肝----入血。 * * 第一节 糖类及其功能 醛糖 酮糖 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一般易溶于水、具甜味。根据其单糖数目一般分为二糖、三糖、四糖等。自然界最重要的寡糖是二糖。 有动物淀粉之称,动物组织内主要的贮藏多糖。肝脏、肌肉中含量多,分别称为肝糖原、肌糖原。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但分支长度较短,分支多,分子量高达106-108。水解终产物是葡萄糖。 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