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种群和群落解释.ppt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种群和群落解释.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解析】选A。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与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蚁出现率增加幅度大;不灌溉,驱走大蚂蚁与不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幅度小,可以得出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数量增长和活动范围,故A项错误,C项正确。定时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增加,不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故D项正确。本题中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故B项正确。 【知识总结】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适用范围 (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有限的动物。 (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 (3)抽样检测法: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4)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2015·山东实验中学一模)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K表示环境容纳量,N表示增长曲线上对应点的种群数量。根据表中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种群数量(N) (K-N)/K S1 20 0.90 S2 50 0.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5点 D.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 (1)利用公式(K-N)/K和表中数据求出K值。 (2)从表中分析出,曲线上S3点对应种群的K/2。 【解析】选D。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环境阻力一直存在,但在K/2前很小,过了K/2后,环境阻力开始骤然增加,A项错误。将任一点的N值代入,求得K=200,D项正确。S3时,种群数量为100,为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渔业捕捞应控制剩余量在此数值,C项错误;对于害虫防治,应在K/2之前进行,B项错误。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典例2】(2014·海南高考·T19)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 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 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解题技法】 (1)依据题干信息,画出池塘中各种生物相互关系图,如下图。 (2)分析上图可知。 ①幼体鱼_________浮游动物,并与浮游动物_________水位和浮游 藻类。 ②幼体鱼和成年鱼生存场所不同,所处___________也不完全相同。 ③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上下分层现象_________(属于/不属于)群落 的垂直结构。同种生物上下分布_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群落的 垂直结构。  捕食   竞争   营养级   属于   不属于  【知识·方法·误区】 群落垂直结构的两个认识误区: (1)下图山坡A、森林B、海洋C区域内植物的分布并不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①A处:受温度影响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②B处: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③C处: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2)同种生物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①分析:在一个群落中,不同生长期的同种植物能形成垂直分层现象,但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②举例:如一片竹林中,高矮不一的同种竹子,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题组过关】 1.(2015·海南高考)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 (1)题干关键词:“森林群落”。 (2)隐含信息:森林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物质循环,故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A项正确;森林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项错误;森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关系,C项正确;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D项正确。 【加固训练】(2015·长沙一模)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