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摄食和消化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摄食和消化生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鱼类摄食的调节; 2、掌握鱼类摄食的活动和特点; 3、熟悉不同消化道的消化特点; 4、掌握消化道运动的调节。 重点:: 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 难点:: 消化道运动的调节 第一节 鱼类的摄食活动 一、摄食器官和摄食方式 1.咬食:上下颚、牙齿、肌肉 2.灌食:口裂、口腔容积大 3.吸食:大多数鱼类的摄食方式。 二、摄食行为   漫游摄食型:   埋伏等待摄食型:   表层定位摄食型:   底层摄食型:   侧扁体形摄食型:   鳗形摄食型: 摄食类型 广食性鱼类、狭食性鱼类 植食性鱼类: 腐屑食性鱼类: 食浮游生物鱼类: 食无脊椎动物的肉食性鱼类: 食鱼的凶猛性鱼类: 第二节 摄食活动的调节 环境因素、群居因素、人为因素 一、神经调节 下丘脑主要是侧下丘脑:增食类、抑食类 二、内分泌调节 (一)增食类 1.神经肽Y 2.促食欲素 3.甘丙肽 4.阿黑皮素原基因衍生肽 5.黑色素浓集激素 6.脑肠肽 (二)抑食类 1.缩胆囊肽 2.铃蟾肽 3.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家族的多肽 4.可卡因-安非他明调节转录肽 5.速激肽 6.5-羟色胺 7.瘦素 三、生长激素对摄食活动的影响 四、下丘脑-垂体-肾间轴          第三节 消化器官、消化液和消化酶 一、消化器官 (一)消化道 1.口咽腔:齿、舌、鳃耙 2.食道:大多数鱼类的食道很短。 3.胃: 4.肠:幽门盲囊。植食性鱼类的肠很长。 柱状上皮细胞、杯状上皮细胞 板鳃类有直肠腺,分泌钠离子和氯离子,参与渗透压平 衡的调节。 (二)消化腺 1、肝脏和胆囊:胆汁深绿色 2、胰脏:软骨鱼胰脏发达、独立致密器官;硬骨鱼胰脏弥散型。 有的鱼类胰脏分散在肝脏中,称为肝胰脏。 二、消化液和消化酶 胃液、胰液、胆汁、肠液 (一)胃液   1、盐酸   2、消化酶 (二)胰液 1、蛋白酶 2、淀粉酶和麦芽糖酶 3、脂肪酶 (三)胆汁 肠肝循环 (四)肠液 (五)消化液分泌的调节 1.胃液的分泌 交感抑制 采食兴奋,具体因素:    胃扩张    组胺    胆碱能药物    激素:胃肠道激素    神经因素   2.胰液的分泌    有些鱼类的: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  3.胆汁的分泌     迷走神经、胆囊收缩素 (六)消化酶的分泌与鱼类食性和习性的关系    1.食性和消化酶     肉食性鱼类主要分泌蛋白酶;     植食性鱼类主要分泌淀粉类消化酶;   2.饲料和消化酶     根据饲料调整消化酶的分泌:适应     肝脏的代谢酶也会随着饲料变化而变化。    3.活动和消化酶     活动能力强的鱼消化酶多,作用强。 (七)肠道微生物:鲻鱼能消化尿素,有些鱼能消化纤维素、 果胶等多糖。   第四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    1.蛋白质的消化    2.脂类的消化     甘油三酯和蜡酯(乙醇和脂肪酸)    3.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二、吸收     肠没有微绒毛,主要有柱状细胞吸收    1.蛋白质的吸收     氨基酸和二肽    2.脂类的吸收     主要在肠前部,不形成乳糜微粒。 】  3.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吸收速度:己糖大于戊糖,影响因素:     糖浓度、pH、盐度、温度 4.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淡水鱼不饮水,但需经肠吸收无机盐。    盐水鱼大量饮用海水,盐经肠或排泄系统排出。    钙:酸性、维生素D; 铁: 二价、维生素C 三、消化吸收率   1.直接法:   2.间接法:  不同食性的鱼类: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对糖类的消化吸收 不同  不同发育阶段:成年高于幼年 不同食物的影响:动物蛋白高于植物蛋白,但对于脂肪差别 不大,并且消化吸收率高,但碳原子越少、不饱和比例越高越容易吸收 第五节 消化道的运动  一、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1.神经支配的研究方法:    解剖学方法:    生理学方法:    药理学方法:   2.内在神经元   3.外部神经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二、消化道的运动方式    蠕动、摆动、分节运动    摆动时肌原性运动,与消化道排空有关,为纵行肌的活动  三、消化道运动的调节   1.软骨鱼类    迷走神经、乙酰胆碱等。   2.硬骨鱼类    乙酰胆碱、5-羟色胺能刺激收缩    肾上腺素抑制收缩。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