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 极化现象的本质 3.2 极化的原因及类型 3.3 电化学极化 3.4 浓差极化 3.5 电阻极化 3.6 电化学动力学方程 由于该腐蚀体系没有接在外电路中,即没有电流进出该体系,所以Zn的溶解速度和H2的析出速度相等,即 ia= ic= icorr icorr——金属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简称腐蚀电流密度 共轭反应:在一个孤立金属电极上同时以相等速度进行着一个阳极反应和一个阴极反应的现象称为电极反应的耦合,互相耦合的反应称为共轭反应。相应的腐蚀体系称为共轭体系。 在两个电极反应耦合为共轭反应时,平衡电位高的电极反应为阴极反应,平衡电位低的电极反应为阳极反应。耦合条件为 联合式(3-24)、(3-25)可得: 阳极反应释放出的电子恰为阴极反应所消耗,电极表面没有电荷积累,其带电状况不随时间变化,电极电位也不随时间而变。这个状态为稳定状态,所以混合电位又称为稳定电位或腐蚀电位,对应的电流密度为腐蚀电流密度icorr。 腐蚀电位( ):在没有外加电流时金属达到一个稳定腐蚀状态时测得的电位,是被自腐蚀电流所极化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的混合电位。 共轭体系的稳定状态与平衡体系的平衡状态的区别 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分为三个区域 与平衡电极的过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的关系曲线相比较,两者形式上非常相似,都分三个区域。 共轭体系的极化曲线表示从腐蚀电位开始极化时的极化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关系,平衡体系的极化曲线表示从平衡电位开始极化的极化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关系 3.7 理想极化曲线与实测极化曲线 实测极化曲线:根据恒电流法或恒电位法测得的极化曲线。表示的是外电流密度和极化电位之间的关系曲线 理想极化曲线:在理想电极上得到的极化曲线。表示的是局部阳极电流密度或局部阴极电流密度与极化电位之间的关系曲线 没有外加电流极化,金属在酸中自腐蚀,金属表面同时进行两个共轭反应:I1、I2 反应达稳定状态时,电量平衡I1=I2, 用外加电流极化时,电量平衡状态被破坏 采用外加阴极电流使体系阴极极化,电极电位移向负向,外加阴极极化电流 IC外’= I2’- I1 ’ 3.8 极化图及其应用 如果只考虑腐蚀过程中阴、阳极极化性能的相对大小,而不考虑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变化的详细情况,则可将理想极化曲线表示为直线形式,并用电流强度代替电流密度作横坐标,这样得到的腐蚀极化图就是伊文思(Evans)极化图。 极化达到某一稳定电流I时,两极间的电位差为 ? E = E c0- Ea 0= ?Ea+ ?Ec+ ?Er = PaI+ PcI+IR 得到 当R=0时, 腐蚀控制因素:在腐蚀过程中如果某一步骤比较起来阻力较大,则这一步骤对腐蚀进行的速度就起主要影响,称之为腐蚀控制因素 根据腐蚀电流的表达式已知,Pa,Pc,R在很大程度上影响I,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控制因素。用Ca,Cc,Cr表示各个因素的控制程度 利用伊文思极化图分析各个阻力对腐蚀电流控制程度的相对大小 如果欧姆电阻R=0,而PaPc,即阳极极化曲线很陡而阴极极化曲线较平,腐蚀电流大小主要由Pa控制,称之为阳极控制的腐蚀过程 当溶液电阻很大,或者金属表面有一层电阻很大的膜时,由于不可能有很大的腐蚀电流通过,导致阳极和阴极极化很小,从而两极化曲线的斜率很小,不能相交,腐蚀电流大小主要由欧姆电阻决定。 混合控制:如果腐蚀体系欧姆电阻可忽略,而Pa和Pc相差不大,则腐蚀电流由Pa和Pc共同决定,这种腐蚀过程称为混合控制的腐蚀过程 3.9 多电极腐蚀电池 当M1和M2接触后,因为金属是电良导体,它们将彼此极化,电位都发生变化 M1的腐蚀电位较低受到阳极极化,电位升高,极化值 0 M2的腐蚀电位较高,受到阴极极化,电位下降,极化值 0 相互极化以后到一个混合电位 3.10 测定腐蚀速率的电化学方法 在强极化的条件下,极化曲线呈直线关系,从直线关系的塔尔区外推到 ,得到的交点S所对应的横坐标—— 不需要知道ba、bc的大小,实验操作简便 可以研究单个电极的动力学特征 测量时极化绝对值小,测量时间短,对腐蚀体系的影响和干扰很小 快速测定金属瞬时腐蚀速度 不会引起金属表面状态变化和腐蚀控制机理的变化 避免了塔菲尔直线外推法中强极化引起的金属表面状态、溶液成分以及腐蚀机理的改变 避免了线性极化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社会化1总结.ppt
- 第二章社会化146935335总结.ppt
- 第三章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方案.ppt
- 第二章摄食和消化总结.ppt
- 第三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方案.ppt
- 第三章第2节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方案.ppt
- 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第一课时方案.ppt
- 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方案.ppt
- 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方案.ppt
- 第三章第3节其它植物激素方案.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