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小儿患咽炎时为什么容易并发中耳炎? 2.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年幼儿与年长儿在患上呼吸道感染时评估的重点有何异同? 3.如何给患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家长做健康指导? 4.请说出肺炎患儿有哪些主要表现?吸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帮助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 结 *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小儿时期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 (一)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 (1)鼻和鼻窦:婴幼儿鼻腔相对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因而易受感染,且感染时黏膜易充血、肿胀,引起鼻塞而致呼吸困难,影响吮乳。婴幼儿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的瓣膜发育不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结膜炎。幼儿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时易致鼻窦炎,以上颌窦及筛窦最易感染。 (2)咽和咽鼓管:婴幼儿的咽部狭窄而且垂直,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易致中耳炎。腭扁桃体在4~10岁时发育达高峰,14~15岁后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而1岁以内少见。 (3)喉:小儿喉部呈漏斗形,相对狭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2.下呼吸道 ①气管和支气管: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黏膜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液腺分泌不足,气道较干燥,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道阻塞。由于右支气管粗短,为气管直接延伸,因此异物易进入右支气管,引起右侧肺不张或肺气肿。 ②肺:小儿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肺的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不张或肺气肿等。 3.胸廓与纵隔 婴幼儿胸廓较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通气、换气,易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小儿纵膈相对较大,纵膈周围组织松软,富于弹性,胸腔积液或积气时易致纵膈移位。 生理特点: 上呼吸道具有调节吸入空气温、湿度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从而保护下呼吸道免受或少受微生物与有害物质侵袭,维持正常功能。 小儿1岁后鼻、咽和喉腔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能使吸入的冷空气加温至与体温相同(37C)并使之湿化后再进入气管、支气管。 * (一)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 (1)鼻和鼻窦:婴幼儿鼻腔相对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因而易受感染,且感染时黏膜易充血、肿胀,引起鼻塞而致呼吸困难,影响吮乳。婴幼儿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的瓣膜发育不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结膜炎。幼儿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时易致鼻窦炎,以上颌窦及筛窦最易感染。 (2)咽和咽鼓管:婴幼儿的咽部狭窄而且垂直,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易致中耳炎。腭扁桃体在4~10岁时发育达高峰,14~15岁后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而1岁以内少见。 (3)喉:小儿喉部呈漏斗形,相对狭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2.下呼吸道 ①气管和支气管: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黏膜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液腺分泌不足,气道较干燥,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道阻塞。由于右支气管粗短,为气管直接延伸,因此异物易进入右支气管,引起右侧肺不张或肺气肿。 ②肺:小儿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肺的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不张或肺气肿等。 3.胸廓与纵隔 婴幼儿胸廓较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通气、换气,易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小儿纵膈相对较大,纵膈周围组织松软,富于弹性,胸腔积液或积气时易致纵膈移位。 生理特点: 上呼吸道具有调节吸入空气温、湿度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从而保护下呼吸道免受或少受微生物与有害物质侵袭,维持正常功能。 小儿1岁后鼻、咽和喉腔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能使吸入的冷空气加温至与体温相同(37C)并使之湿化后再进入气管、支气管。 * (一)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 (1)鼻和鼻窦:婴幼儿鼻腔相对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因而易受感染,且感染时黏膜易充血、肿胀,引起鼻塞而致呼吸困难,影响吮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环境的植物修复原理方案.ppt
- 第二章音乐的构成总结.ppt
- 第二章营养学4总结.ppt
- 第三章环境学水体环境方案.ppt
- 第三章环烃方案.ppt
- 第三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方案.ppt
- 第二章有机反应控制方法与策略总结.ppt
- 第三章会计科目会计帐户与复式记账方案.ppt
- 第二章有机物的提取收集方法总结.ppt
- 第三章会展实务—VI设计方案.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