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种群生态学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itelka and Schultz, 1964,强调食物对种群调节的重要性,提出营养物恢复学说 (Nutrient recovery hypothesis) 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认为种群自身的密度变化影响本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生长、成熟、迁移等种群参数,种群调节是各物种所具有的适应性特征。 1 :行为调节 — 温-爱德华(Wyune-Edwards)学说 社群等级、领域性等行为可能是一种传递有关种群数量的信息 ,可有效调节种群密度。 2 :内分泌调节—克里斯琴(Christian)学说 用来解释某些哺乳动物的周期性数量变动(啮齿类 ) 3:遗传调节—奇蒂(Chitty)学说 种群中具有的遗传多型是遗传调节学说的基础 。(蝗虫) (二) 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 六 集合种群 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local population)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集合种群及其动态模式图。圆圈代表生境板块;点儿代表生物个体。箭头表示个体在斑块间的迁移。随着时间推移,集合种群整体的数量变化小于各局域种群的数量变化。 生态学研究的3个空间尺度 局域尺度 个体在这一尺度内完成取食和繁殖等活动 集合种群尺度 在该尺度内,扩散个体在不同的局域种群之间迁移 地理尺度 一个物种所占据的整个地理区域,一般个体不会扩散出该区域 典型集合种群的4个标准 1适宜的生境以离散的斑块形式存在;这些斑块可被局域繁殖种群占据 。 2即使是最大的局域种群也有灭绝风险存在 。 3生境斑块不可过于隔离而阻碍了重新侵占的发生 。 4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不能完全同步 。 集合种群理论的意义与应用: 集合种群理论模型的重要应用是做出预测,这些预测对景观管理和自然保护有很大的潜在使用价值。如Levins建立集合种群模型的动因之一是解决大范围的害虫防治问题。 Levins模型:dp/dt=mp(1-p)-ep; P’ = 1-e/m e,m分别为灭绝和侵占参数。据模型,种群多度(p值)将随着局域种群灭绝率的瞬间变异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这一结果,Levins建议一种害虫的防治措施应当在充分大的范围内同步使用。 (人们对集合种群这一非常重要的性质忽视了二十多年,近些年才发现Levin的观点对保护生物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重点 概念: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 内容: 1 无限环境下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 2 受密度制约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图形、参数及其应用 思考题:   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估算鼠妇的种群数量。 100 食物浓度(cell/ml) (food concerntration) 0.1×106 0.5×106 1.0×106 2.0×106 4.0×106 8.0×106 12×106 净生殖率(R0) (net reproductive rate) 5.12 12.10 12.69 16.54 16.22 16.23 13.58 世代时间(T) (length of generation) 101.91 105.54 90.25 84.62 85.17 85.16 96.00 内禀增长率(rm) (innate rate of increase) 0.0160 0.0236 0.0282 0.0332 0.0327 0.0327 0.0272 不同食物浓度下方形臂尾轮虫的种群增长参数 本节重点 概念: 种群(Population); 种群动态(Population dynamics);内禀增长率(r m, innate rate of increase) 重要内容: 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的密度与分布;生命表; 通过生命表可得到哪些有用的数据?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现实系统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人们利用种群动态模型来阐明种群动态规律并进行预测。在模型研究中,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特定公式的数学细节,而是模型的结构,如哪些因素决定种群的大小?哪些参数决定种群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反应速度等? 第三节 种群的增长模型 1 离散型 2连续型 (一)???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一个以内禀增长率增长的种群,其种群数目将以指数方式增加。尽管种群数量增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