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精细化工工艺学第3章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按偶极矩μ和介电常数ε分类 偶极矩μ和介电常数ε是表示溶剂极性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该分类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偶极矩 偶极矩的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库仑.米(C.m)。常用单位:Debye(德拜,D)。1D=3.33564×10-30C.m。 对有机溶剂, μ =0~5.5D 在电中性分子中由于电荷不对称而产生的偶极矩叫永久偶极矩。如氯苯、酰胺等。 δ δ μ=1.54D ε=5.62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分子中具有永久偶极矩的叫“极性”溶剂,分子中没有永久偶极矩就叫“非极性”溶剂。 诱导偶极:没有永久偶极矩的溶剂分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会分离出电荷而产生诱导偶极。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没有永久偶极矩的溶剂分子是极少的μ2.5D的非质子传递弱极性溶剂列入非极性溶剂。如氯苯(1.54D)、二氯乙烷。 偶极矩主要影响在溶质(分子或离子)周围的溶剂分子的定向作用。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μ的计算方法:μ=q.d,式中,q-偶极分子中电量相等的两个相反电荷的大小;d-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ε=E0 / E E0-电容器板本身在真空下测得电场强度; E-在同一电容器板之间放入溶剂后测得的电场强度。 介电常数ε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具有永久偶极或诱导偶极的溶剂分子被充电的电容器板强制形成一个有序排列,即引起所谓的“极化作用”。 溶剂的极性越强、极化作用越大、介电常数越大。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按介电常数ε:ε15~20,为极性溶剂; ε15~20,为非极性溶剂。(μ2.5D的为非极性溶剂) 有机溶剂的介电常数ε约在2(环己烷、正己烷)到190(N-乙基甲酰胺)之间。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溶剂化作用 溶剂化作用是溶剂极性的本质。溶剂的“极性”,尚未有确切定义。注重的是它的总的溶剂化能力。 溶剂化作用:每个被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或几层)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溶剂化作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它包括溶剂与溶质之间所有非专一性和专一性相互作用的总和)。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物理量来表示溶剂化作用,习惯上常常用偶极矩或介电常数表示,但这两个物理量只能反映溶剂的一部分性质或某种作用。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由于溶剂、溶质间多种相互作用的总和,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物理量来表示,有时就用实验参数来表示溶剂的极性。如溶剂极性参数ET(30)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第30号染料 R1=R2=H,R3=C6H5 溶剂极性参数也是一种表示溶剂极性的尝试。溶剂实验极性参数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ET(30)值。即第30号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最长波长溶剂化显色吸收谱带的跃迁能。只能作为参考。 溶剂极性参数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2 溶剂的分类 * (3)按Lewis酸碱理论分类 按照这种理论,酸是电子对受体(EPA,Electronic Pair Accept);碱是电子对给体(EPD, Electronic Pair Devote)。 故分为电子对受体溶剂( Lewis酸 )和电子对给体溶剂( Lewis碱 ) 电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