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网络模型_090518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网络模型 第4章 网络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4.3 TCP/IP参考模型 第4章 网络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定义了计算机结构的总体框架 有利于计算机的设计和实现 各部分功能可以相对独立,增加了结构上的灵活性 模块化的设计,有利于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 接口的标准化 功能的标准化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标准化的确定,进一步推进了计算机的产业化,而产业化反过来完善了标准化。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标准化的确定,进一步推进了计算机的产业化,而产业化反过来完善了标准化。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网络分层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协调工作才行,而这种“协调”是相当复杂的。 “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 5.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通过网络发送文件。 可以将要做的工作进行如下的划分。 第一类工作与传送文件直接有关。 确信对方已做好接收和存储文件的准备。 双方协调好一致的文件格式。 两个计算机将文件传送模块作为最高的一层 ,剩下的工作由下面的模块负责。 看图说明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割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设计太复杂。 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1974年IBM公司宣布了它研制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它是按照分层的方法制定的。 DEC公司也在七十年代末开发了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数字网络体系结构 (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DNA). 4.1 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有了网络体系结构,一个公司所生产的各种机器和网络设备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被连接起来. 但由于各个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公司之间的网络不能互连互通. 第4章 网络模型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针对上述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不久后提出了一个使各种计算机能够互连的标准框架——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Reference Model,OSI/RM)简称OSI。 规定将网络划分为7层,并规定了每层的功能。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只要遵循 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这个模型的基础建立在可以将联网划分成一系列相关任务的思想之上,每个任务都可以概念化为通信过程的一个方面或者一层。 这个方法将联网通信的复杂性划分为一系列互相联系的任务和活动。尽管这些任务和活动之间的关系持续不变,但是可以单独处理每个个别任务或者活动,并且独立地解决它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家喜欢称这个方法为“分治”,因为它通过将一些大问题拆成一系列较小的问题和这些小问题各自的解决方法,创建了一个解决大问题的方法。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①Tom(住在纽约市)给Cindy(住在旧金山市)写了一封信。写完信后,Tom准备让Cindy来阅读,但是Tom需要将信送给Cindy,所以他决定使用美国邮政。 ②Tom折好信并把它放在信封里,这是美国邮政送信协议规定的可以接受的包装。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③Tom在信封上写上地址:将Cindy的名字和地址写在信封正面的中央,这是邮局希望目的地址所在的地方。Tom还将返回地址写在信封的左上角。 ④在Tom可以发信之前,他必须在信封的右上角贴一张邮票。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⑦根据邮政编码(这确定了将邮件送到国家的哪一部分)分拣邮件。一旦分拣完毕,就将信打成捆运往美国的西海岸。将信放到飞机上,这样纽约市邮局工人的任务就完成了。 ⑧在信到达旧金山市之后,按邮政编码加以分拣,以确定应该将它递送到旧金山市的哪个区域。一旦分拣完毕,邮递员就会按照他的路线投递。 4.2 OSI网络参考模型 4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