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脏器功能监测解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课班级: 2011农医班 授课时间: 2013.3.7 授课教师: 李薄冰 第二章 脏器功能监测 一、体温 二、脑功能 三、呼吸功能 四、循环功能 五、肾功能 六、消化系统功能 七、出、凝血功能 学习目标 理解脏器功能监测是抢救治疗的前提 掌握各脏器功能最基本的监测方法及意义 第一节 体温监测 1、正常体温 2、测温部位:腋窝、口腔、直肠 3、临床意义 体温升高 概念:个体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范围以上,称为体温升高,亦称为发热。 分类:低热(37.4~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体温升高 病因:环境高温、剧烈活动、衣着不当、新陈代谢增强、疾病或外伤、药物或麻醉、脱水、散热功能下降等 表现:烦躁、谵妄、幻觉和惊厥 体温降低 基本概念:体温低于36℃ 常见病因:低温环境、衣少受寒、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新陈代谢减慢、衰老、严重创伤 机体影响:应激反应、免疫、造血、循环、呼吸及肝肾功能障碍、室性心律失常、抑制咽喉反射 【知识链接】低温疗法 药物降温:氯丙嗪和异丙嗪 体表降温:冰毯、酒精(温水)擦浴、循环冷空气、膀胱冰水冲洗、冰水灌肠、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 【知识拓展】 《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脑功能监测 临床检查监测 颅内压监测 脑电图监测 ★ 临床检查监测 1.意识 2.瞳孔 3.反射 Glasgow评分 A.睁眼反应 1~4 分 B.语言反应 1~5 分 C.运动反应 1~6 分 颅内压(ICP)监测 ICP概念: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 压力 ICP增高:持续超过2.0kPa(200mmH2O) ICP增高“三主征”? 脑电图监测 ①脑缺血缺氧的监测 ②昏迷患者的监测 ③脑组织局灶性病变的定位诊断 ④麻醉与手术的全程监控 授课班级: 2011农医班 授课时间: 2013.3.8 授课教师: 李薄冰 第三节 呼吸功能监测 肺功能监测 血气分析监测 肺功能监测 肺容量监测 呼吸形式监测 异常呼吸形式监测 哮喘性呼吸:见于哮喘、肺气肿等 紧促性呼吸:见于胸膜炎、肋骨骨折等。 浮浅不规则呼吸:见于胸膜炎、肋骨骨折等。 叹息性呼吸:见于过度疲劳、癔症等。 蝉鸣性呼吸:发生于会厌部位阻塞,为上呼吸道梗阻,并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凹陷现象。 鼾音性呼吸:因上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潴留所致,见于昏迷或咳嗽反射无力者。 点头式呼吸:多见于垂死者。 潮式呼吸:见于脑炎、颅内压增高、肾衰竭等垂危者。 深快式呼吸:见于缺氧、代谢性酸中毒者。 血气分析主要项目 氧分压(PaO2) 血氧饱和度(SaO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缓冲碱(BB) 剩余碱(BE) 【知识链接】呼吸衰竭 概念: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分类: Ⅰ型呼吸衰竭:PaO2<8.0kPa,PaCO2正常或低于正常 Ⅱ型呼吸衰竭:PaO2<8.0kPa,PaCO2 >6.7 kPa 第四节 循环功能监测 心率 血压与脉搏 血容量 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压 心率 心动过速: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 严重心动过速和过缓可引起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循环血量不足,中心静脉压(CVP)下降和低血压。 血压 动脉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平均动脉压 动脉血压监测方法 无创 优点:无创易重复、简单易掌握、适用范围广。 缺点:袖带使用不当、肥胖可造成误差。 无创 有创 血容量 血容量不足:有效血液循环减少 血容量过多:心脏负担加重 监测内容:血压、脉压、脉率、中心静脉压、尿量 S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 ★ 概念: 实际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氧含量 全部血红蛋白完全氧合时氧容量 正常值:0.96~0.97(96%~97%) 影响因素:血红蛋白的质与量、血氧分压 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 常用监测部位:手指、脚背、耳垂 【知识拓展】脉搏血氧定量法 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方法,用于麻醉和重症监护之中,也越来越多地用于普通病房。 其原理是流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氧和血红蛋白在传感器探头下对红光和红外光的吸收不同,从而描记出一个图形并计算出 SaO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