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种群的相对稳定解答.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种群数量的变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统计与分析 原因是:开始时培养液中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 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溶氧量下降等,使生存环境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 总趋势: 先增加后降低 二、种群数量的变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进行计数前,应先将试管摇匀,目的是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混合均匀,以减少计数误差。 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邻两边及顶角计数。 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时,则可将培养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计数。 本实验无对照实验,酵母菌每天的数量变化可形成前后对照。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切勿用硬物洗刷,可采用浸泡和冲洗的方法清洗。切勿用硬物洗刷。 注意事项: 1、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 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 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 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二、种群数量的变动 2、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 “S”型曲线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1)产生条件或原因:现实状态——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有限,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二、种群数量的变动 2、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 “S”型曲线 (1)曲线分析: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 增长停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种群— 增长最快 种群数量 小于K/2值时, 种群— 增长逐渐加快 种群数量 大于K/2值时 种群— 增长逐渐减慢 二、种群数量的变动 2、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 “S”型曲线 a~e期间种群出生率死亡率, e点时出生率=死亡率; 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1)a~b段:由于种群个体数量少,出生率略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2)b~c段:种群个体数量达到一定值后,出生率>死亡率,且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增长越来越快,当到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3)c~e段: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不断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4)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稳定。 二、种群数量的变动 2、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 “S”型曲线 1)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2)环境容纳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利的环境条件下K值会提高,不利环境条件下K值会降低。 3)初始种群密度和环境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达到K值的时间。 a~e期间种群出生率死亡率, e点时出生率=死亡率; 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一、种群的特征 5.性别比例 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次要依据 (3)意义 (4)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一、种群的特征 6.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一、种群的特征 6.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率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减少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意义: 种群数量特征的比较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什么? 思考?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1、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序号6、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