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其中,将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所需的时间取为单位时间。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 其中箭头表示兴奋性输入端,圆圈表示抑制性输入端。 * 神经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与许多其他神经元相互联系。在大脑皮层中,每个神经元平均与1000个左右的神经元联系。 要弄清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问题,必须研究神经网络的特性。上述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只有考虑到神经网络中去时,才有意义。 * 图中x,y,z分别表示输入状态,输出状态和中间神经元状态;兴奋性突触用箭头表示,抑制性突触用圆圈表示;三角形代表神经元,三角形中的数字代表神经元的阈值。 * 例如图2-13(a)中,如果在时刻(t-1)神经元x或z兴奋,那么,神经元z在t以后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在图2-13(b)中,由于输出单元的阈值变为2,只有z在初始时刻兴奋,且x从初始时刻到所考察时刻一直保持兴奋,则z在所考察时刻之后才能是兴奋状态。 在图2-13(c)中,神经元z只有当它在初始时刻兴奋,且x一直未能兴奋时才能兴奋。 * 以上的讨论中,我们都假定神经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结都不会发生错误,这显然不符合实际。 如果网络中每一个元件发生错误的概率为ε0。不管这个ε怎么小,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总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元件发生错误,从而对网络的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图2-13(a)的网络中,一旦因为动作错误而产生兴奋,就会把兴奋状态保持下去。 * 北京国际抗衰老医学中心的黄又彭博士在瑞士搞过多年的抗衰老研究,他说,动物的最高寿命是性成熟期乘以8—10倍计算出来的。 人的最高寿命也是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我们人的性成熟期是13—14岁,乘以8—10倍,人的寿命正好是120多岁。 黄博士介绍,另外还有一种从细胞分裂学角度计算的方法,即按照细胞分裂次数计算,人的一生细胞一般分裂50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是2.4年,这样计算的结果,人的寿命也正好是120多岁。 * 如图所示,网络要实现的功能是y=R(x1,x2,x3),我们用了四重联线,混合器的置信水平高为?=0.25, 因此,当不多于一条联线兴奋时,我们就认为没有信号;而当不少于三条联线兴奋时,就认为有信号。 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发生错误而使一条联线R产生兴奋,则它不会造成混合器产生输出,反之,对于 y=1的状态,如果从R发出的联线中有一条由于错误而失去兴奋,也不会造成对输出的影响。对于两条以上的联线发生错误时,就无能为力了。 * 阻断Na+通道(河豚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 * 膜电位变成内正外负,与相邻的静息区之间由于电位差而出现局部电流,在膜外电流从静息区流向兴奋区,在膜内则相反。这就是局部电流。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它们与动作电位各时期的对应关系是: 锋电位——绝对不应期;负后电位——相对不应期(刺激必需大于原来的阈强度)和超常期;正后电位——低常期 通道有开放、关闭、备用三种状态 * 局部电位特点 等级性。指局部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正相关,而与膜两侧离子浓度差无关,因为离子通道仅部分开放无法达到该离子的电平衡电位,因而不是“全或无”式的。 可以总和。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一次阈下刺激引起一个局部反应虽然不能引发动作电位,但多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多个局部反应如果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叠加起来,就有可能导致膜去极化到阈电位,从而爆发动作电位。 衰减性。不能在膜上做远距离的传播,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和消失。局部电位只能沿着膜向临近做短距离的扩布,并随着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乃至消失,这种方式称为电紧张性扩布。 *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2)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化学性传递,包括突触传递和非突触传递,某些组织细胞间存在着电传递。 * 大多数神经元有多个树突,每个树突较短,分支较多,树突的机能是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到胞体。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突的机能主要为传导神经冲动,能将冲动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所支配的细胞上。 * 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从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一个是树突,另一个是轴突。 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是人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神经元,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等。 *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传入(感觉)神经元,直接与感受器联系,把信息由外周传向中枢; 中间(联络)神经元,介于传入、传出神经元之间,位于CNS,数量占神经元总数的99%,反射越是复杂,参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