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漳州八校高三年第四次联考语文科试卷.docVIP

2014届漳州八校高三年第四次联考语文科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漳州八校高三年第四次联考语文科试卷.doc

2014届漳州八校高三年第四次联考语文科试卷 (2014.05.04)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19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 (三)命题人:角美中学?? 许君胜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诗经·氓》) (2)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所守或匪亲,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自李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 尚节亭记 刘? 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流出汁液),为瘿肿(生出赘瘤),为樛屈(枝干弯曲),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 特:只???? B.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名:命名,起名 C.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相信?? D.故让国,大节也????????? 让:辞让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为人之“节”看法的一组是(3分)(?? ) ①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④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⑤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⑥必有义焉,不可胶也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有了节,就能枝繁叶茂;春夏秋冬有了节,阴阳寒暑就有了转移的时机。 B.作者援引泰伯、子思在守大节方面做得很好,而季子、曾子却做得不适宜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守住大节,必须选择精准,处置适当。 C.文章先总说古人托物以取义言志,引出黄中立植竹为亭,名之为“尚节之亭”的事。再以竹喻节,以节释竹,由竹及人,赞美黄中立。最后以自然之节与人道之节类比,进一步说明持节之道。 D.作者于记叙描写中饱含感情,由“观而喜之”到“安得不喜之哉”,再到“岂苟然哉”,赞赏和欣喜之情淋漓于字里行间。既是对黄中立的期许,也隐隐传达了自己的心志。 5.翻译原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3分) ? (2)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3分) ? ?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多极凉冷 (宋)韩淲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1)试赏析颈联中“吐”“浮”二字运用的妙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为“雨多极凉冷”,为什么读后却无瑟缩之感?请结合尾联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