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试剂高铁酸钾处理难降解的氯乙酸废水
摘 要
氯乙酸废水毒性强、化学性质稳定,难于生物降解。其中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对人体具有很高的致癌风险,废水严重污染环境,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试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本文利用高铁酸钾极强的氧化能力对氯乙酸废水讲解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可能的反应机理,测定高铁酸钾在不同条件下降解氯乙酸废水的效率,为该类污染物的讲解尝试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氯乙酸废水,高铁酸钾,氧化能力,效率
Chloroacetic acid wastewater green reagent Potassium Ferrat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BSTRACT
Toxicity of chloroacetic acid wastewater is strong, stable chemical property, it is difficult to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ne of two chloroacetic acid, chloroacetic acid, three chloroacetic acid with high carcinogenic risk to human bod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waste water, must be treated before discharging. Potassium ferrate is a new type of water treatment agent, has strong oxidation ability. Oxidation by potassium ferrate strong of chloroacetic acid wastewater on research, an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ferrate solution decreased efficiency of chloroacetic acid wastewater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it provides a new way to explain the pollutants attempt.
KEY WORDS: Chloroacetic acid waste water,Potassium ferrate, Oxidation capacity, Efficiency,
目 录
前 言 1
第1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4
1.1实验主要材料与方法 4
1.1.2 主要实验试剂 4
1.1.3 废水配制 4
1.2 试验方法 4
第2章 结果和讨论 6
2.1 高铁酸钾的性质 6
2.2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7
2.3 反应初始PH值对氯乙酸去除率的影响 7
2.4 高铁酸钾与氯乙酸的质量比对氯乙酸降解率的影响 9
2.5反应温度对氯乙酸降解率的影响 10
第3章 分析探讨 13
3.1 高铁酸钾用作水处理剂 13
3.2 高铁酸钾氧化除去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13
3.3 高铁酸钾处理氯乙酸废水 14
结 论 15
谢 辞 16
参考文献 17
前 言
氯乙酸是一种有毒物质,其中一氯乙酸和二氯乙酸毒性较强,三氯乙酸毒性稍弱。含有氯乙酸的废水不经处理排入水体后极易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造成危害。吸入高浓度蒸气或皮肤接触其溶液后,可迅速大量吸收,造成急性中毒。吸入初期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中毒后数小时即可出现心、肺、肝、肾及中枢神经损害,重者呈现严重酸中毒。患者可有抽搐、昏迷、休克、血尿和肾功能衰竭。酸雾可致眼部刺激症状和角膜灼伤。皮肤灼伤可出现水疱,1~2周后水疱吸收。慢性影响:经常接触低浓度该品酸雾,可有头痛、头晕现象不同动物的 中毒 表现也有所差别,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体重减轻,1~3天内死亡。大鼠饲料中含1%的氯乙酸时,经200天实验期后发现肝糖原增加,体重下降。其毒作用机理可能与重要酶类(如磷酸丙糖脱氢酶)的 -SH基反应有关。该品的嗅阈为 0.17mg/m^3。空气中浓度为23.7mg/m^3时,有轻微刺激和兴奋作用。浓度极高时可引起较重的呼吸道刺激和消化道症状,鼻、口腔、咽喉烧灼感、咳嗽、恶心、呕吐及腹痛等; 极高浓度时可出现呼吸深,嗜睡及肺水肿,甚至死亡。在豚鼠的5~10%的体表上涂擦该品,动物在5小时后相继死亡。死亡前有血尿、 抽搐及昏迷。尸检发现皮肤涂擦处有深达皮下组织及肌肉层的组织坏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