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2015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软盘旱育秧流程 选择苗床: 土壤肥沃的蔬菜地 床土准备: 提倡冬前培肥。每亩大田一般备营养细土100公斤作床土,另备未培肥、过筛细土作盖种土。 配制营养土: 冬前未培肥的床土,按100公斤/亩匀拌0.5kg-1.0kg旱秧壮秧剂(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的壮秧剂) 床土加工 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手捏成团,落地即散)进行过筛(﹤5毫米)。过筛结束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为防止发生立枯病等苗期病害,每立方米床土施用65%敌克松50~60克兑水1000~1500倍进行消毒。冬前未能提前培肥的,宁可不培肥而直接使用过筛细土,禁止未腐熟的厩肥等直接拌作底肥,以防肥害烧苗。 软盘旱育秧流程 两“提倡”两“注意”两“禁止” 两提倡 一提倡冬前培肥,对碱性土壤要进行床土调酸消毒。 二提倡使用壮秧剂,可调酸、消毒、化控、培肥,每100公斤细土加壮秧剂0.5-1.0公斤,并充分拌匀。 两注意 一注意防立枯病等苗期病害,施用敌克松进行床土消毒,特别是春季低温以及倒春寒多发地区,尤显必要。 二注意冬前未培肥的,宁可不培肥,断奶期追肥同样能培育壮秧。确需培肥,至少于播种前30天进行。拌肥过筛后一定要盖膜堆闷促进腐熟。 两禁止 一禁止未腐熟的厩肥以及尿素、碳铵等直接拌肥,以防肥害烧苗。 二禁止用培肥营养土做盖籽土。 做秧厢 与旱育秧相同,厢面要达到“实、平、光、直”。 平铺软盘 为充分利用秧床和便于起秧,纵向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盘间紧密整齐,盘与盘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 匀铺底土(营养土) 土厚2cm~2.5cm,厚薄均匀,土面平整。 软盘旱育秧流程 140~150cm 底 土 过 薄 软盘旱育秧流程 浸透底土: 播种前秧厢要浇透底水,同时每立方米床土施用65%敌克松50~60克兑水1000~1500倍进行消毒 均匀播种: 杂交稻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为1~1.5公斤,即播种芽谷80克/盘 匀盖种土: 播种后均匀撒盖种土,覆土厚度为0.3~0.5厘米,以盖没芽谷为宜,不能过厚。注意使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不能用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种土撒好后不可再洒水,以防止表土板结影响出苗。 苗床铺土播种 100g芽谷77g干种2960/1624=1.82 认真搞好田间病、虫测报,根据病、虫发生情况,严格掌握防治指标,确定防治田块和防治适期 在农药的选择上,以生物农药为主,化学农药为辅 杂草的防除—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即每亩用丁苄100-120g或其它除草剂拌肥于分蘖期施肥时撒施并保持浅水层5天左右防治杂草 移栽—主导(2000万亩) 抛秧—主导(1000万亩) 机插秧—30万亩左右,发展较快 直播—研究与示范中 翻耕—主导 免耕—平原及浅丘区 四川稻作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主推技术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农科院 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主推技术 1. 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特点 嫩秧早栽—有利于分蘖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 稀植壮株—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单株生长 湿润强根—有利于强大根系的建成 控苗壮秆—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并促进有效分蘖的生长,实现壮秆大穗 足肥高产—满足超高产的营养要求 2. 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四川及类似生态区、水源基本有保证的冬闲田及菜-稻和部分油-稻、麦-稻两季田 品种选择 在SRI条件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有明显的差异。超高产强化栽培适宜选择的品种应是分蘖力较强、穗型偏大、抗倒伏能力较强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 培育适龄壮秧 采用(塑料软盘)旱育秧或湿润保温育秧,视秧龄长短确定播种量并精细播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适龄壮秧 稻田耕作 免耕:前作收获后及时泡水、平田、施底肥,等水自然落干2-3天后栽秧 翻耕:前作收获后及时泡水、翻耕、耙细整平后施底肥,再耙一次后保留浅水栽秧;亦可按一定规格(1.5米左右)开厢抱沟垄作 Transplanting machine—make holes in zero-till field 适时嫩秧早栽 冬水田或冬闲田:移栽2.5-3叶龄的秧苗 两季田:移栽4-5叶龄的秧苗 合理稀植 肥力或施肥水平较低的稻田:移栽规格25-30cm×25-30cm (每亩7500-10000窝) 肥力或施肥水平中等的稻田:移栽规格30cm×30cm左右 (每亩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