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五) 生物育种方法的应用 【三年考情分析】 高考对生物育种考查较频繁,尤其对杂交育种和单倍体、多倍体育种考查较多。对近三年高考题分析如下: 2013江苏T25,2013浙江T32, 2012江苏T28,2012浙江T32, 2012天津T2,2012海南T29 单倍体、多倍 体育种 2013江苏T25,2013浙江T32, 2012浙江T32,2012天津T2 杂交育种 近三年考情统计 考查点 【分类突破通关】 类型一 杂交育种 通关典例(2012·浙江高考)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 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 ,功能丧失,无法 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 的特点,该变 异类型属于 。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 、单倍体育种 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 获得再生植株。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 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 (1)基因内部缺失一段DNA,基因数量不变,属于基因突变。 (2)根据F1中四种表现型推测出乙和丙的基因型。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的有关知识。 (1)从题意知白化苗是由于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不能表达出正常的叶绿素,这样的变异对生物不利,所以具有有害性的特点;由于是基因缺失了一段DNA,所以是基因突变。 (2)题干中用到射线照射,为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为单倍体育种的一部分,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所以可通过诱导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芽和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以通过诱导形成大量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 (3)由题干甲和丁杂交,子一代都为抗病高秆,可知抗病和高秆都为显性。由乙和丙杂交得到后代可知: 抗病×不抗病→抗病、不抗病,所以亲本抗病基因型为Aa,不抗病基因型为aa,矮秆×高秆→矮秆、高秆,所以亲本高秆基因型为Bb,矮秆基因型为bb,即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F1中抗病高秆基因型为AaBb,可以产生4种配子。 (4)遗传图解表示乙和丙杂交得到F1为: 答案:(1)表达 有害性 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胚状体 (3)4 (4) 【通关锦囊】根据育种目的确定杂交育种步骤 1.获得杂交种: (1)应用及特点:农业生产上需要培育杂合子品种,如杂交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但种子只能种一年。 (2)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 2.获得隐性纯合子:选取双亲P(♀、♂)→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隐性性状个体种植推广。 3.获得显性纯合子: (1)种类:显性个体包含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培育双显纯合子或一隐一显纯合子品种需要时间较长。 (2)基本步骤:选取双亲P(♀、♂)→杂交→F1→自交→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自交→F3→……→选出稳定遗传的个体种植推广。 【通关特训】 1.(2014·南京模拟)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 B.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可选育出黄色短杆菌的赖氨酸高产菌株 C.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D.分裂期细胞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选A。基因突变既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可发生在体细胞,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能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新性状,但是可以通过诱变、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改变其遗传特性。基因工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细胞工程的原理不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分裂间期细胞易发生基因突变。 2.(2014·漯河模拟)已知有两株玉米甲(aabb)与乙(aabb)分别发生了基因突变,甲植株为Aabb,乙植株为aaBb,已知A、B基因控制着优良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