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病例: 女,45岁,主诉:剧烈腹痛10小时。 病史:入院前10小时在劳动中突然出现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呕吐5次,量较多,为胃内容物。伴腹胀,无肛门排气排便,尿少,无畏寒发热。既往无腹部外伤手术史及溃疡病史。 体征:T38℃,P86次/分,R18次/分,Bp17/11kpa。肥胖体型(75kg),急性痛苦病容。 腹部膨隆,偶见肠型,肝脾触诊不满意,全腹轻压痛,但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也未及包块,肠鸣亢进,偶闻气过水声,右侧腹股沟下方扪及6×6×8cm3包块并有触痛。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腹部X线可见数个气液平面。 问:1.初步评估病人疾病诊断及其依据? 2. 提出该病人目前的护理诊断。 3. 就潜在的护理问题,护士在手术前后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4. 术后病人出现排尿困难,护士是否该引起重视,为什么? 5. 出院前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疝(Hernia): 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脑部:脑疝 胸部:膈疝 腹部:腹内疝:小网膜孔疝 腹外疝 定义 腹外疝:腹内器官或组织推挤壁层腹膜并经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 注意:突出物必须在由腹膜壁层所构成的囊袋内,如无此囊袋,则称作内脏突出。 病因 腹壁强度降低:是根本原因 先天性:精索、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膜鞘状突未闭,海氏(Hesselbach)三角宽大,脐环闭锁不全,白线缺损等。 后天性:腹壁肌肉萎缩,手术、外伤、感染等。 腹内压增高:是重要诱因 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腹水、腹内肿瘤、妊娠、举重、婴儿经常啼哭等。 能自由进出,疝内容物完全还纳 疝内容物不能完全还纳,因粘连(内容物多是大网膜)、巨大疝、滑动性疝 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 嵌顿性疝进一步发展,出现动脉血运障碍,缺血坏死 滑动性疝 指腹腔内脏器构成疝囊壁的一部分。 多见于腹股沟斜疝。 疝内容物常见为:阑尾、乙状结肠、膀胱(都为腹膜间位器官) 小肠梗死(大体)疝环狭窄 临床表现-易复性疝 仅轻微胀痛,坠胀感。 腹内容物仅在病人站立、行走、奔跑、劳动以及咳嗽、排便等腹内压骤然升高时疝出;而在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即可回纳入腹腔--“卧隐立现”。 查体有疝块,叩呈鼓音,触及腹壁缺损和咳嗽冲击感。 临床表现-难复性疝 症状重:局部沉重下坠感。 腹痛、腹胀、便秘明显。 有咳嗽冲击感,但不能扪及疝环。 包块不能完全消失。 临床表现-嵌顿性疝 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疝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称为嵌顿性疝。 主要病理特征是肠腔受压梗阻。属于闭袢性肠梗阻。 临床表现-绞窄性疝 嵌顿如不能及时解除,肠管及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终导致完全阻断,称为绞窄性疝。 疼痛剧烈,包块红、肿、发热。 全身表现:脱水、脉快、T↑、尿少、休克。 嵌顿或绞窄三大症状: ①疝块突然增大,伴明显疼痛,不能回纳; ②疝块坚实变硬,有触痛,咳嗽无冲击感; ③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记忆 分类 按发生部位分为: 腹股沟疝 斜疝(75~90%) :最多见 直疝 股疝(5%) 脐疝 切口疝 白线疝 一、腹股沟疝 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 斜疝从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外环,可进入阴囊中,发病率最高。 右侧斜疝多于左侧=6:1,男多于女=15:1。斜疝易嵌顿但儿童斜疝不易绞窄。 直疝从直疝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从不进入阴囊,极少嵌顿。 定义:腹腔内脏器经股环进入股管,经过股管突出于股部卵圆窝者。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 最易嵌顿 股疝 三、脐疝 由脐环突出的疝为脐疝。分为两种: 婴儿脐疝: 脐环先天性闭锁不全/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高时而发生脐疝。 成人脐疝: 多为中年经产妇,或肝硬变腹水,腹压增高。 成人脐疝易发生嵌顿或绞窄。 是发生在手术切口的。 发生率:1%以下;切口感染(最常见原因),则发病率可达l0%;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 经腹直肌切口最常见 Richter疝——是指不包含肠系膜的部分肠管被嵌顿的疝。属于嵌顿性疝,易绞窄。常见股疝。 Littre疝——嵌顿的内容物为Meckel憩室 逆 行 性 嵌 顿 疝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嵌顿或绞窄时可见肠梗阻征象 透光实验: 斜疝透光试验(-),可与鞘膜积液(透光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