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研讨
第六章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滤波的目的 4、表征滤波器频率响应的特征参量(3个参量) (1)幅度平方响应:幅度的平方与频率的关系 (2)相位响应 5、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先设计模拟滤波器,再转换为数字滤波器 6.2、最小与最大相位延时系统、最小与最大相位超前系统 LSI系统的系统函数: 因果稳定系统 逆因果稳定系统 6.3、全通系统 一阶全通系统: 实系数二阶全通系统 N 阶数字全通滤波器: 全通系统的应用 2)级联一个全通系统可以使非稳定滤波器变成一个稳定滤波器 6.4、用模拟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设计思想: 6.5、冲激响应不变法 2、混迭失真 3、模拟滤波器的数字化方法 4、优缺点 小结 虽然双线性变换有这 样的缺点,但它目前仍是使用得最普遍、最有成效的一种设计工具。这是因为大多数滤波器都具有分段常数的频响特性,如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它们在通带内要求逼近一个衰减为零的常数特性,在阻带部分要求逼近一个衰减为∞的常数特性,这种特性的滤波器通过双线性变换后,虽然频率发生了非线性变化,但其幅频特性仍保持分段常数的特性。 预畸变: 这些都比脉冲响应不变法的部分分式分解便捷得多,一般,当着眼于滤波器的时域瞬态响应时,采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较好,而其他情况下,对于IIR的设计,大多采用双线性变换。 6.8、常用模拟低通滤波器特性 DF设计思路:将数字滤波器技术指标(通带、止带处的频率、衰减值大小)转变成模拟滤波器技术指标,设计模拟滤波器,再按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焕法等转换成数字滤波器。 1、由幅度平方函数 确定模拟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方法 2、Butterworth 低通逼近 1)幅度函数特点: Butterworth滤波器是一个全极点滤波器,其极点: 3)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4)AF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求出归一化系统函数(习惯上常采用该方法采用): b) 求出极点(左半平面) 2、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b) 求出极点(左半平面) 3、Chebyshev低通逼近 幅度平方函数: 当N=0时,C0(x)=1; 当N=1时,C1(x)=x; 当N=2时,C2(x)=2x 2 -1; 当N=3时,C3(x)=4x 3 -3x。 由此可归纳出高阶切比雪夫多项式的递推公式为 C N+1 (x)=2xCN(x)-C N-1 (x) 1)幅度函数特点: 2)Chebyshev滤波器的三个参量: 其中 和N待定 3)幅度平方特性的极点分布: 4)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5)总结chebyshev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b) 求左半平面极点 c) 构造系统函数 小结:利用模拟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步骤 按模拟滤波器的技术指标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器 6.9、设计IIR滤波器的频率变换法 6.10、模拟域频带变换法 模拟域频带变换关系 变换关系: 例:设计一个数字带通滤波器,通带范围为0.3π rad到0.4π rad,通带内最大衰减为3dB,0.2π rad以下和0.5π rad以上为阻带,阻带内最小衰减为18dB。采用Butterworth模拟低通滤波器、双线性变换法。 归一化: 3)转换为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技术指标: 5)将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成模拟带通滤波器: 3、模拟低通—模拟带阻 变换关系: 4、模拟低通—模拟高通 变换关系: 6.11、数字域频带变换法 1、数字低通 — 数字低通 2、数字低通 — 数字高通 3、数字低通 — 数字带通 4、数字低通 — 数字带阻 5、数字低通 — 多通带 全通函数的阶数N为[–π, π]内通带的数目 数字滤波器(DF)设计步骤 先设计出相应的(LP、HP、BP等)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s)。---原因:模拟滤波器(AF)设计方法已很成熟,且AF和DF可以相互转换。 利用双线性变换法、冲击响应不变法等方法将连续的H(s)转换为离散系统H(Z)。 数字系统的实现方法:软件编程、硬件电路、专用DSP系统。 回顾:Z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 1.理想抽样信号的拉氏变换 设 为连续信号, 为其理想抽样信号, 则 取样序列的拉氏变换和连续信号的拉氏变换的关系 双线性变换法的推导-连续系统向离散系统转换 双线性变换法的推导—续 双线性变换法的推导—续 双线性变换法下S平面向Z平面的映射关系 双线性变换法下S平面向Z平面的映射关系 Chebyshev通带和阻带函数及其曲线的特征的分析 Chebyshev-I 型逼近N=2、3时的通带特性分析 下页 上页 下页 上页 归一化变换: 其中: 下页 上页 模拟低通到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