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科学绪论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科学绪论研讨

第一篇 内科学绪论 民大医院心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胡建华授课计划 题目:内科学绪论 学时:1.5学时 内容: 了解内科学研究的范畴 了解医学史 熟悉医学模式的转变的意义 掌握循证医学的概念 浅谈如何学好内科学(如何做个好医生) 一、内科学 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各个系统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的科学。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故学好内科学,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 二、医学史简介 (现代医学的兴起) 医学是最古老、最基本的科学 医学起源于人类诞生,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 医学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哲学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中国云南出土,距今 172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已会使用石器,并会使用火。 火的使用不仅把人与动物分开,而且对卫生也有重大的意义。 人类在依靠植物为生的长期过程中,逐渐熟悉了植物的营养、毒性和治疗作用。 中国古代称药书为“本草”,英语称药物为“drug”(即干燥的草木),这都说明药物起源于植物。 在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出现,弓箭的发明,人类开始了狩猎及畜牧。 在狩猎和畜牧的过程中,人类逐渐发明了对损伤的原始救助方法:如创伤、骨折、脱臼的治疗;同时人类也认识了动物的营养价值,动物药也随之出现,如脂肪、血、骨髓以及各种器官如肝脏等。 20世纪临床医学重大的进展 1、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16世纪--19世纪) biomedical model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0世纪)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1998年美国冠心病病死率较1965年下降了59%! 2、循证医学(EBM) 产生的背景 循证医学的定义 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 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的方法是什么? 是在临床研究中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及多中心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收集、整理大样本研究所获得的客观证据作为医疗决策的基础。 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CAST:心律失常抑制试验(1987年) CAST:心律失常抑制试验 目的:了解控制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能否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研究设计:随机、开放、双盲、安慰剂对照 随访时间:平均10个月 入选标准:1727例病人,24 h动态心电图≥6个室性早搏/h,LVEF≤0.55,距心梗的时间:6天至2年。 分组:英卡胺或氟卡胺组(730例) 莫雷西嗪组(272例) 安慰剂组(725例) 治疗方案:英卡胺35~50mg tid 氟卡胺100~159mg bid 莫雷西嗪200~250mg tid 安慰剂 结果 英卡胺或氟卡胺组:死亡率4.5% 安慰剂组:死亡率1.2% 莫雷西嗪增加早期死亡率 如何做一个好医生? 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 高尚的医德 精湛的技术 良好的服务 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 为医之道,最要紧的是一个“德”字 要有仁爱之心 要有责任之心 要有同情之心 为医之道,最关键是善于做人 要做一个善于团结人的人 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要做一个善于服务的人 从医三十年来最大的感受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第二件事:关于一个女飞行员因严重 心律失常死亡的故事 病人死于严重心律失常,我守了三天三夜,尽力了,病人家属也对我很感谢。 然而到了1987年,我到同济医科大学心内科进修学习时,我才知道,当时我们所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的剂量真是太小了! 当时我的上级医师指示我24小时利多卡因的剂量不能超过300mg. 感悟:对上级医师的指示不能盲从,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三件事:关于一例长期发热病人的故事 1988年,我们病房来了一位14岁的小女孩,长期发热已一个月了,入院已3天发热的原因仍然不明,抗感染治疗也无效,病人焉焉一息,孩子的家长绝望了,请求我要把孩子带回去安排后事。 看着病床上的患儿,才14岁呀!我没同意家长的意见,请求家长再给我2天的时间。 我连夜查看有关发热的鉴别诊断资料,直到第二天天亮,一早我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