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2 A 1 2 A A A 等 压 膨 胀 等 压 压 缩 气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内能的增加,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 外界对气体作的功和内能的减少均转化为热量放出。 i Cv Cp 单原子分子 3 1.67 刚性双原子分子 5 1.4 刚性多原子分子 6 3R 4R 1.3 摩尔热容比 室温下,单原子分子及双原子气体的摩尔热容,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得相当好. (比较情况见书P157 表5-1) 多原子分子气体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值较大。 T(K) 2.5 3.5 4.5 50 270 5000 CP/R 氢气摩尔热容与温度关系实验曲线 氢气:理论值 摩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在低温时 的实验值等于2.5,和单原子分子的理论值相同。 在常温时 的实验值等于3.5,才和双原子分子的理论值相同。 在高温时 的实验值等于4.5,大于双原子分子的理论值。 在大的温度范围上看摩尔热容与温度有关。 即 CV 、 Cp和 ? 都并不是常量,而是与温度有关的。 这个结论用经典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只有采用量子理论解释。 分子能量是量子化的: 转动能量 振动能量 平动能量 随着温度升高 ,自由度逐渐激发: 在低温时,气体分子只有平动,i=3;在常温时,分子的转动能级被激发, i=3+2=5;在高温时,分子的振动能级也被激发,振动对热容开始有贡献。 常温下,不易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分子可视为刚性(振动自由度被“冻结”)。 3 等温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恒温热源 T 1 2 过程特征 常量 过程方程 常量 “定温摩尔热容” 由功的定义 过程方程写成 所以 等温过程的热量 1 2 A 1 2 A A A 等温膨胀 等温压缩 等温膨胀中系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 等温压缩中系统放出的热量全部来自外界所作的功。 二 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 过程特征 绝热的汽缸壁和活塞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过程方程未知,无法计算 绝热过程的功 推导绝热过程方程 ——泊松公式 两边积分 联立求解得 对于微小绝热过程 绝 热 方 程 常量 常量 常量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还可以得 再由定义计算功 1 2 A 绝热膨胀 1 2 A 绝热压缩 A A 问题: 在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讨论绝热线和等温线 绝热过程曲线的斜率 等温过程曲线的斜率 绝热线的斜率大于等温线的斜率. 常量 常量 A B C 等温线 绝热线 二 功、内能、热量 如何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呢? 焦耳实验 作机械功改变系统 状态的焦耳实验 A V 作电功改变系统 状态的实验 结论: ①改变系统状态的方式有两种: 作功 传热 ② 作功、传热是相同性质的物理量,均是过程量. 1 功 通过作功可以改变热力学系统的状态. 计算一准静态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变化所做的功. u 设气体的压强P,活塞面积s,气体作用在活塞上的力 活塞移动dl距离时,气体作功 准静态过程(状态1到状态2)气体对外界做功与过程有关。 气体体积由V1变为V2时,系统对外作功 在P-V图上可表示为过程曲线与横坐标轴之间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P V 1 2 气体体积膨胀, A0,系统对外做正功; 气体体积压缩,A0,系统对外做负功。 功与过程曲线的位置有关,即与路经有关。功是过程量,不是态函数。 作功是通过宏观的、有规则的运动(机械运动)来完成的能量交换. 分子的有规则运动能量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通过作功改变系统内能的微观实质是: 2 热量 系统和外界之间存在温差时,就会有传热.热量传递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传热的微观本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热量:传热过程中所传递的热运动能量的多少。 传热通过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来完成的能量交换。 热量是过程量,无限小过程中传递的热量用 表示. 功与热量的异同 1)热量和功都是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伴随传递的能量,都与状态变化的中间过程有关,都是过程量,而不是态函数。 3)功与热量的物理本质不同 . 1卡 = 4.18 J , 1 J = 0.24 卡 2)等效性:改变系统热运动状态作用相同; 定向运动能量 无规运动能量 无规运动能量 无规运动能量 作功 传热 实验证明系统从 a 状态变化到 b 状态,可以采用做功和传热的方法,不管经过什么过程,只要始末状态确定,做功和传热之和保持不变 . 3 内能 2 a b 1 * * 2 a b 1 * * 系统内能的增量只与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