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研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菇栽培技术研讨

平菇熟料栽培常见配方 (1) 棉子壳98%,蔗糖1%,石膏粉1%。 (2) 棉子壳88%,稻草屑10%,过磷酸钙1%,石膏粉0.5%,石灰O.5%。 (3) 玉米芯(或玉米秆、碎稻草)74%,麸皮或米糠24%,过磷酸钙1%,石膏粉0.5%,石灰0.5%。 (4) 木屑(阔叶树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5) 甘蔗渣70%,麸皮或米糠28%,石膏粉2%。 1. 按颜色分 (一)主要栽培品种 黑色系列 颜色随其生长会逐渐变浅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白色系列 灰色系列 红黄系列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黑色系列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白色系列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灰色系列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红黄系列 低温型 品种 栽培最广、灰或黑灰色 柄短肉厚、品质上乘 如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等 耐贮运,高产稳产 如佛罗里达、凤尾菇等 中温型 品种 高温型 品种 味鲜美、售价高 如红平菇、鲍鱼菇等 2. 按温度分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二)栽培场所 1. 要求  近水源、利排水  清洁、远离污染源  便于控温调湿  通风好  用前杀虫消毒 2. 场所类型 地上菇房 地下菇房 半地下菇房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特点: 通风透光好, 保温保湿性较差 地上式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特点:易保温保湿性,不易通风透光 地下式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兼有地上及地下菇房的优点 半地下式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合理择用菌种(根据季节、市场需求等) 品种或场地应适当更新 以免降低菌种的抗逆性 重茬易失败 理想的场所在于结构合理,利于温、湿、气、光的协调 三、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一)栽培期的确定 (二)栽培方法 (三)管理技术 (四)采收技术 四、栽培管理技术 四、栽培管理技术 (一)栽培期的确定 确定 依据 播种后约40天正遇适宜出菇温度 同时兼顾市场和生产的具体情况 秋栽 北方:8月底~10月中旬 南方:9月中旬以后 春栽 北方:2月底~3月底 南方:2月上旬~3月上旬 四、栽培管理技术 通常 春秋 两季 榆黄蘑、红平菇、鲍鱼菇等高温菌株,多选择初夏栽培 气温变化与平菇生长对温度的需求一致 产菇生育期较长 随着气温下降,病虫危害逐渐减少 平菇秋季栽培较理想 四、栽培管理技术 指利用农业、林业、工业生产的下脚料为主要物质,再加入一定的辅助原料配制成培养料,用来代替传统的段木或原木来栽培各种食用菌的方法。 (二)栽培方法 平菇 过去 目前 采用短段木栽培 主要采用代料栽培 定 义 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 解决菌林矛盾加速食用菌产业发展 作 用 四、栽培管理技术 代料栽培的方式 1.根据培养料 灭菌方式 熟料栽培 生料栽培 发酵料栽培 2.根据栽培容器 瓶栽、袋栽、压块栽培 箱栽、大床栽培 3.根据栽培场地 室内栽培 室外栽培 阳畦栽培、地沟栽培 露地栽培、树阴栽培等 四、栽培管理技术 熟料袋栽法:应用最广泛 保温湿、防虫菌、易成功、便管理、可移动、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 具有 四、栽培管理技术 熟料袋栽是栽培平菇的基本方法,也是栽培其他木腐性食用菌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1. 熟料袋栽法 菌种用量小,料中养分易于吸收,发菌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较高温度也可发菌),产量高,病虫害较易控制。 接种、灭菌的工作量大,生产成本大,消耗燃料多,受灭菌量的限制,短时间内较难大规模生产。 优点 缺点 四、栽培管理技术 熟料袋栽工艺流程: 根据气候及原料类型,选择品种、温型、菌龄适宜的优质菌种,并按干料重的8%~12%制备栽培种。 根据品种特性、市场和生产情况合理确定播种期。 选择适宜原料,采用科学配方,合理配制培养料。(配方参见后面) 培养料含水量一般为65%左右,培养料pH值7~7.5为宜(可用石灰粉调节) 四、栽培管理技术 菌种制备 播种期确定 培养料配制 测水分和pH 袋子规格:宽22~24 cm,长40~50 cm装料松紧适度、中间打孔、两端封口 装料后袋子挺直不弯曲,两头料比中间略紧。 装袋 料袋不宜久放,应在4h之内进行灭菌。大规模生产多采用常压蒸气灭菌法。 料袋趁热放入接种室冷却,并用药剂熏蒸消毒。当料温降到28℃以下时,就可接种。 接种时,瓶口菌种弃之不用,用镊子把菌种取出接入料袋两端。最好2~3人一组,解袋口、接种、封口连续进行。 整个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快,尽量缩短料袋口暴露时间,防止杂菌污染。 四、栽培管理技术 灭菌 接种 温度:22℃~28℃为宜,≥ 28℃应设法降温。 湿度:控制在70%左右,最好干燥一点。 注意通风换气、避光培养。 检查发菌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处理 后面讲解 四、栽培管理技术 发菌管理 出菇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