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标准化和的建议》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解读 侯英楠 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指南 心电图临床应用已达107年,获诺贝尔医学奖85年,成为第四大临床常规检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中,心电图早期检出对早期干预功不可没,同时也是诊断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手段。此外,还对电解质紊乱、遗传性心电异常和心脏结构异常、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其他药物的监测、非心脏手术术前的评估、筛选高危职业个体等起到重要作用。 1978年,ACCF(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推出心电图专家共识,包括心电图解析和术语标准、数据库开发、心电图记录的质量、计算机诊断心脏病、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心电图性价比以及心电图未来方向等诸方面。欧洲也随即推出了心电图量化的国际通用标准(CSE)。1990年,AHA(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计算机心电图技术推荐标准,1992年,AHA/ACCF联合发表了心电图应用指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进展,数字信号采集与处理、自动测量、自动诊断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心电图的标准化提出了新挑战。基于此,AHA联合ACCF、HRS(美国心律学会)对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进行更新,并被国际计算机心电图协会认可。 本次更新旨在: ①审核目前记录和解析心电图的技术现状。 ②简化和统一各种描述性的诊断术语。2007年发表了“心电学及其技术”、“心电图术语”两部分,2009年3月最新发表了后面四部分:“室内传导障碍”、“ST段,T波,U波和QT间期”、“心腔肥大”和“急性心肌缺血/梗死”。 指南分六部分 前两部分为2007年发表内容: “心电图及其技术” “心电图诊断术语 ” 后四部分为2009年3月发表内容: “室内传导阻滞” “ST段、T波、U波和QT间期” “心脏肥大” “急性心肌缺血/梗死” 第一部分 心电图及其技术 1.解释常规心电图及其相关技术关系,帮助理解现代心 电学; 2.确定心电图规范标准; 3.明确导联安放位置、心电图测量和记录方法,规范自动测量、自动分析结论。 该部分阐述静息心电图及其技术之间的关系,讨论心电图的代表波形及其测量方法,特别强调了能够自动测量、自动导出诊断报告的数字信号采集及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并重申了导联位置、记录方法及波形。 包括心电信号采样和处理、低频和高频滤波技术、导联及波形测量技术、同步采集导联综合测量技术、心电图压缩数据的传输、存储和恢复、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的电极放置、标准肢体导联来源及导联间关系、加压肢体导联来源及胸前导联、同步采集导联现状、标准导联交替排列信息形式、躯干和肢体导联位置的变化、导联数量减少与增加、肢体导联与胸前导联切换、导联位置错误、心电图自动化解析等诸方面。 (一)标准导联排列顺序 专家共识推荐选择性使用Cabrera肢体导联排列顺序,应避免将具体导联分为前壁导联、下壁导联及侧壁导联。应按正规导联系统命名划分,分为Ⅰ、Ⅱ、Ⅲ、aVR、aVL、aVF及V1-V6导联。可依据ST段改变出现的相应导联来判断缺血/梗死部位,在缺血/ 梗死区定位时,仍推荐使用前壁、下壁等名词。 Cabrera提出的肢体导联排列顺序已经应用25年,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ESC/ACC)指南推荐其作为12导联心电图的通用排列方式。Cabrera排序除有助于心肌缺血/梗死的定位外,也有助于计算额面电轴。-aVR的应用还有助于提高梗死相关血管的判定、危险性评估等。 目前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梗死的ST段诊断标准中“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超过正常上限”,这里相邻导联是指解剖学相邻导联即按解剖学顺序排列的相邻导联。常规标准心电图中,胸前导联V1~V6是从右前至左侧的解剖学顺序排列,但肢体导联则不然,肢体导联按解剖学顺序排列,从左上至右下依次为aVL、Ⅰ、-aVR(aVR导联的负向+30°)、Ⅱ、aVF、Ⅲ.这种排列顺序称Cabrera排列方式。 胸前导联 Cabrera导联图示 图7 威尔逊肢体导联图示 Cabrera导联排序:肢体导联P、QRS、T波有演变规律 (二)躯干和肢体导联位置的变化 专家共识指出,通过躯干电极记录的心电图不等同于标准心电图,坐位和立位记录的心电图也不等同于标准卧位心电图,特殊位置记录的心电图必须清楚标明。 不同体位心电图描记 (三)导联数量减少 人工合成12导联心电图不等同于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不能代替标准心电图推荐常规使用。所有人工合成12导联心电图必须清楚标明,且一般适用于监护心律等,不推荐为心电图常规使用方法。 (四)导联数量增加 在下壁AMI时推荐增加右胸导联记录,但不建议在无下壁心梗时记录。在ACS而选择ST段抬高证据依赖的治疗时推荐使用增加后胸导联记录,对无ACS的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