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专题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VIP

【KS5U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专题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1)专题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_ (测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M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极点 .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C.极昼 D.极夜 .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 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 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 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 M地最可能是() A.重庆 B.哈尔滨C.呼和浩特 D.拉萨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  ) A.A地比B地大1 000 B.A地比B地大500 C.A地比B地小500 D.A地比B地小1 000 8.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 B.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C.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 D.地势低,正午太阳高度小 9.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是(  )A.分别朝北、朝东 B.分别朝南、朝西C.分别朝西、朝南 D.均朝北 .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小,其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最小 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 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题。 .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 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年要大于太阳活动低年 C.100~200 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D.白天,100 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 14.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气候异常 B.信鸽迷途 C.长波通信中断 D.极光现象 15.在南京紫金山建立大型天文观察站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南京,天文科研力量强 B.紫金山附近蓄能电站提供充足电力 C.地处林区,生态环境好,吸引游客推广天文科普 D.海拔高,空气洁净,便于天象观察 二、综合题(40分)太阳是地面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4.2焦/厘米2·日),下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量对比图。分析图和表,回答问题。(分)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小计 90°N 0 0 783 1093 777 0 0 0 2653 60°N 147 453 821 994 814 445 148 51 3873 40°N 438 696 924 1007 915 685 435 325 5425 20°N 701 855 938 950 929 842 695 615 6525 0° 891 910 851 802 842 897 883 856 6932 20°S 984 856 671 576 663 844 973 1014 6581 40°S 970 698 421 304 424 690 958 1074 5539 60°S 863 457 143 48 132 452 851 1061 4007 90°S 827 0 0 0 0 0 813 1166 2806 小计 5821 4925 5552 5774 5496 4855 5756 6162 (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4.2焦/厘米2·日,为什么? (3)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