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生理 亳州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张飞鹏 2015-10-8 呼吸定义 机体与外界环境 气体交换的过程 摄取氧 排出二氧化碳 基本生理过程之一 呼吸≠呼吸系统 呼吸过程 肺通气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 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 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 动力>阻力=肺通气--气体进出呼吸系统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大气与肺泡气之间的压力差 肺通气的原动力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 吸气运动 呼气运动 吸气肌 隔肌 肋间外肌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呼气肌 腹肌 肋间内肌 胸式呼吸 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 腹式呼吸 隔肌舒缩活动为主 平静呼吸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 用力呼吸 机体活动或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或减少时,呼吸将加深、加快 肺内压 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 肺容积增大 肺内压下降 低于大气压 空气在压差推动下进人肺泡 随着肺内气体逐渐增加 肺内压逐渐升高 吸气末 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 气流停止 呼气 肺容积减小 肺内压升高 超过大气压 肺内气体便流出肺 肺内气体逐渐减少 肺内压逐渐下降 呼气末 肺内压又降到与大气压相等 在呼吸暂停、声带开放、呼吸道畅通时,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肺内压变化 缓急 深浅 呼吸道通畅 用力呼吸时,肺内压变动程度增大当呼吸道不够通畅时,肺内压的升降将更大 呼吸的直接动力:肺泡与开口的压力差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压测定方法 直接法 将与检压计相连接的注射针头斜刺人胸膜腔内 缺点:有刺破胸膜脏层和肺的危险 间接法 食道压监测 胸膜腔内负压的形成与作用于胸膜腔的两种力有关 肺内压,使肺泡扩张 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 胸膜腔内的压力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一 肺回缩力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而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若以大气压为O,则:胸膜腔内压= - 肺回缩力,如果肺回缩力是5mmHg,胸膜腔内压就是一5mmHg,实际压力值为760mmHg - 5mmHg=755mmHg)。可见,胸膜腔负压实际上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 吸气时肺扩张,肺的回缩力增大,胸膜腔负压也更负 呼气时肺缩小,回缩力减小,胸膜腔负压也减小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63%) 肺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27%) 惯性阻力(5%) 组织的粘滞阻力(5%) 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R) 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变形的力 顺应性(C) 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C=1/R 肺顺应性 单位跨肺压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 C=△V/ △P 0.2L/cmH2O 1/CL+chw=1/CL+1/Cchw 影响因素 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容量 健康人平静呼吸时,总气道阻力1-3cmH2o /(L/s) 鼻(50%) 声门(25%) 气管和支气管(15%) 小于2mm的细支气管(10%) 肺容积和肺容量 潮气量500ml 补吸气量1500-2000ml 残气量1000-1500ml 补呼气量900-1200ml 功能残气量 等于残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约为2500ml 肺活量 男性约3500ml 女性约2500ml 肺总量 男性约5000ml 女性约3500ml 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150ml) 肺泡无效腔 健康人平卧时,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 =(潮气量一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肺换气 Fick定律 D ∝ D气体扩散速率 ΔP扩散气体的分压差 T温度 A气体扩散的面积 S气体分子的溶解度 d气体扩散的距离 MW气体的分子量 为扩散系数 呼吸膜厚度 肺泡气通过呼吸膜(肺泡一毛细血管膜)与血液气体进行交换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关系 呼吸膜面积 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通气/血流比值 肺换气依赖于两个泵 气泵,使肺泡通气,肺泡气更新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血泵,向肺循环泵人相应量的血液带走氧.带来二氧化碳 V/Q增大 通气过剩,血流不足,部分肺泡气未能与血液气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 V/Q下降 通气不足,血流过剩,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未得到充分更新,未能成为动脉血就流回了心脏,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一静脉短路 缺氧的原因在于: 动、静脉血液之间氧分压差远大于二氧化碳分压差,所以动一静脉短路时,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程度大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程度 二氧化碳的扩散系数是氧的20倍,所以二氧化碳的扩散较氧快,不易储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钟山宾馆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SL17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docx VIP
- IT运维服务智能管理平台设计与实施策略.doc VIP
- 全省组织人事系统学习贯彻《条例》培训班的辅导报告.pptx.pptx VIP
- 2023年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成绩记录表(模板).doc VIP
- 配置审计报告模板.docx VIP
- 工程造价审计保密工作及风险管控制度.docx VIP
- 《建筑给排水设计》课件分享.ppt VIP
- 煤矿综采维修钳工技能理论应知应会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