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离合器毕业机械CAD图纸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充值下载即送CAD图纸,QQ36396305

第1章 绪 论 2 1.1引言 2 1.2离合器的发展 3 1.3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及其优点 4 1.3.1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 4 1.3.2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5 1.3.3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 6 1.4设计内容 6 1.5 Pro/E软件的特点 6 1.6方案选择 6 第2章 基本尺寸参数选择 8 2.1离合器基本性能关系式 8 2.2后备系数的选择 8 2.3摩擦片外径的确定 8 2.4摩擦片的Pro/E绘图过程 10 2.5本章小结 12 第3章 主动部分设计 13 3.1压盘设计 13 3.1.1压盘参数的选择和校核 13 3.1.2压盘的Pro/E绘图过程 13 3.2离合器盖设计 15 3.3传动片设计 15 3.4本章小结 16 第4章 从动盘总成设计 17 4.1摩擦片设计 17 4.2从动盘毂设计 17 4.3从动片设计 19 4.4扭转减振器设计 19 4.4.1扭转减振器的功能 19 4.4.2 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类型的选择 19 4.4.3扭转减振器的参数确定 21 7、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最大转角 22 8、限位销与从动盘缺口侧边的间隙 22 9、限位销直径 22 10、从动盘毂缺口宽度及安装窗口尺寸 22 4.4.4减振弹簧的尺寸确定 23 4.4.5扭转减振器的Pro/E绘图过程 24 第5章 膜片弹簧优化设计 28 5.1膜片弹簧的概念 28 5.2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 28 5.3膜片弹簧的强度计算 30 1、膜片弹簧原始内截锥高与弹簧片厚度比的选择 31 2、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 31 3、膜片弹簧大端半径及大端半径与分离指半径比的选择 32 4、膜片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圆锥底角 32 6、分离指的数目和切槽宽及半径 32 7、支承圈平均半径和膜片弹簧与压盘的接触半径 33 5.5膜片弹簧的Pro/E绘图过程 33 5.6本章小结 35 结 论 36 参考文献 37 第1章 绪 论 1.1引言 以内燃机在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离合器通常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其主动部分与发动机飞轮相连,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相连。为各类型汽车所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实际上是一种依靠其主、从动部分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机构。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的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个零部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音。 1.2离合器的发展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结构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它的原型设计曾装在1889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制车轮的小汽车上。它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件。采用锥形离合器的方案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叶,对当时来说,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简单,摩擦面容易修复。它的摩擦材料曾用过骆毛带、皮革带等。那时曾出现过蹄-鼓式离合器,其结构有利于在离心力作用下使蹄紧贴鼓面。蹄-鼓式离合器用的摩擦元件是木块、皮革带等,蹄-鼓式离合器的重量较锥形离合器轻。无论锥形离合器或蹄-鼓式离合器,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主、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 现今所用的盘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早期的设计中,多片按成对布置设计,一个钢盘片对着一青铜盘片。采用纯粹的金属的摩擦副,把它们浸在油中工作,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性能。 浸在油中的盘片式离合器,盘子直径不能太大,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此外,油也容易把金属盘片粘住,不易分离。但毕竟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因为在当时,许多其他离合器还在原创阶段,性能很不稳定。 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引入和改进,使得盘片式离合器可以传递更大的转矩,能耐受更高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后可用较小的摩擦面积,因而可以减少摩擦片数,这是由多片离合器向单片离合器转变的关键。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使用多片离合器。 早期的单片干式离合器由与锥形离合器相似的问题,即离合器接合时不够平顺。但是,由于单片干式离合器结构紧凑,散热良好,转动惯量小,所以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经常采用它,尤其是成功地开发了价格便宜的冲压件离合器盖以后更是如此。 实际上早在1920年就出现了单片干式离合器,这和前面提到的发明了石棉基的摩擦面片有关。但在那时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技术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单片离合器在接合时不够平顺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单片离合器的从动盘金属片上是没有摩擦面片的,摩擦面片是贴附在主动件飞轮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