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念结构力学 概念结构力学 单位荷载下的简化内力分布 概念结构力学 概念结构力学 概念结构力学 概念结构力学 为什么呢? 增加杆件刚度不能根本改变杆件受力模式; 加斜撑改变了杆件的受力模式。 为什么模式改变,位移减少? 请看位移计算公式! 概念结构力学 从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受力模式不变, 只改变刚度,位移与刚度成反比 概念结构力学 如果加斜撑: 概念结构力学 虽然: 但简单相加的增加量,远小于M(X)下降的速度,所以,加斜撑变成了桥梁工程中不假思索的选择! 概念结构力学 做一个游戏 此游戏中蕴涵着增多杆件,降低内力的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扰度! 概念结构力学 1)力的分配原则与传递机制;-这是最重要的。 2)结构变形趋势;-假想没有什么约束,那么。。 3)几个基本超静定结构的解;-有限的几个 4)概念分析+近似手算;-只能手算心算 5)只解决关键问题。--不是所有问题。 总之:我们要求大家记住 概念结构力学 谢谢大家!欢迎大家讨论! 概念结构力学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框架, 但我们可以借助概念结构力学的方法,近似解决它! 概念结构力学 也许个别节点的弯矩不平衡,但是,要适当调整梁上弯矩0点位置 (在给定的范围内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概念结构力学 绞(反弯点)所在区间估计: 对于1绞;如果上榀框架不存在,应该在2a/3处, 但是,上榀框架存在,使右边加强,0点应该左移; 但是,左移不能过梁中点。要解释这点 十分困难。我们尝试一下: 概念结构力学 概念结构力学 对于1绞;如果上榀框架不存在,应该在2a/3处; 只需要考虑上榀作用,分为两个剪力与两个弯矩; 两个剪力的作用效果,与底层框架受剪效果完全一样,说明2a/3处0点弯矩的概念得到加强。 概念结构力学 下面讨论两个弯矩的作用效果 显然,对于左边梁,M1 与M2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反; 虽然他们的反弯点在另一个三分点上, 但由于其弯矩数值比较小(弯矩分配系数小),使真实的弯矩0点,只能使向左偏移,但没有越过中点的实力。 所以,我们说反弯点在稍微偏右一点的地方。请ANSYS验证。 概念结构力学 概念结构力学 这大致是概念结构力学的魅力了 1)按8,9不离10的标准,概念结构力学的精度足够了; 2)所有的原则---如刚度大小原则,荷载远近原则,对称与反对称原则,剪力等刚度分配原则,基本上全能满足。 3)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误差最大达20%。但绝对没有方向错误。 概念结构力学 或者你只想坐在岸边,搭乘光波过河? 所以,彼岸是确定的, 过河的方式 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或许你觉得这个还是太难,或者觉得这个不规矩? 概念结构力学 原始结构 基本结构1 基本结构2 基本结构3 撤除多于约束 概念结构力学 复杂结构由基本结构组成 概念结构力学 解释:如果承认支座的价值就在于承受荷载,并保持支座处位移为0(或者保持支座位移为给定值),那么所有的超静定结构都不过只是多了一些未知反力、并在反力处有确定位移的静定结构。 概念结构力学 10.力法与位移法关系 力法是位移法的根,位移法是力法的果实; 力法有清晰的概念,道理很简单, 但过程不直观,容易将概念淹没在计算之中。 概念结构力学 位移法概念难懂,需要想象力, 但计算方法简单,过程很直观, 容易与结构最终的变形趋势结合, 是一种技术先进的方法。 概念结构力学 力法 位移位 原结构利用力法和位移法化为不同的基本结构 概念结构力学 因此,正如静定与超静定没有鸿沟一样, 力法与位移法没有鸿沟. 概念结构力学 我的要求是: 忘掉什么是力法,什么是位移法, 那玩意不重要,是人为了把问题系统化进行的分类。 我们的面前,没有方法,只有问题! 概念结构力学 记住这样一句话: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概念结构力学 在计算机面前, 所有的方法,显得十分地可笑! 可是,还是有人倡导这个那个方法, 或不合时宜,或不愿面对现实。 什么方法可以解决C点桡度过大的问题? 概念结构力学 既不是力法; 也不是位移法; 更不是清华大学推崇的混合法。 方法只是工具,不可能帮你建立概念! 概念结构力学 如果觉得C点 桡度太大, 采用那种 设计方式 更有效? 加斜撑? 还是加强上下弦? 条件是材料用量 基本一致。 概念结构力学 概念1: 它基本上就是一个简支梁! 均布荷载下的简支梁! 所有关于梁的知识,不会改变! 概念结构力学 比如: 下弦杆全部受拉,且跨中最大; 上弦杆全部受压,且跨中最大。 概念结构力学 概念2: 这是一个对称结构,C点立杆上不会有任何弯矩;它是一个压杆,只有压力! 这个杆件一定是垂直下沉的! 其他立杆以它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