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第三課梅花嶺記
第三課 梅花嶺記
【選文說明】
從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我們窺見左公斗的不畏強權、忠肝義膽,以及左公如何以其忠義精神感召了史可法。從本文,又見史公以其忠義精神感召了後死的義士烈女。學生學習本文,可以了解「偉大的精神不死」,也可學習描寫人物形象時詳略的筆法和對比的技巧。
【題解】
本文選自全祖望 鮚埼亭集(鮚埼亭是地名,位於今浙江省 奉化市東南)。以「梅花嶺記」為題,一則是因為作者除了記敘史可法殉國以衣冠葬此的史實,還要藉著憑弔梅花嶺上的史可法墓來抒發自己的感慨,否定「蟬蛻未嘗死」的怪誕之說,說明求仁取義本是聖賢名訓,其浩然正氣自會充塞於天地之間。一則是以梅花「冰清玉潔、傲霜怒雪」的特質象徵史可法的高尚品德,歌頌其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
【作者】
全祖望,字紹衣,號謝山,清 浙江 鄞縣(今浙江省 寧波市)人。生於康熙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五),卒於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五五),年五十一。
全祖望幼敏慧,四歲入塾,已粗解章句。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三),薦舉博學鴻詞,同年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鄉里,後未出仕,專事著述。性亢直,有風節。家居雖貧病,致饔飧不繼,而好學益厲。乾隆十三年,曾主講於浙江 蕺山書院、廣東 端谿書院。先生學問、道德、文章冠於一時,後世尊稱他為謝山先生。梁啟超曾說:「若問我對於古今人文集最愛讀某家,我必舉鮚埼亭集為第一部了。」胡適說:「謝山是古文大家,他的文章是不容易仿造的。」凡此皆說明他的筆法動人,自成一格。
全祖望的學問,上承黃宗羲而來,主張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為清代浙東史學名家。生平服膺黃宗羲,而更致力於史傳。尤於表章節義,不遺餘力。嘗謂:「史臣不立節烈傳,所當立傳者何人?」所著有困學紀聞三箋、經史答問等,又續成宋元學案,七校水經注,其門人集其詩文為鮚埼亭集。
【課文、注釋】
梅花嶺記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後。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立。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被執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未嘗殞於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師大起,皆託忠烈之名,彷彿陳涉之稱項燕。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問曰:「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略從北來,審知故松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疇大恚,急呼麾下驅出斬之。
嗚呼!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蛻,實未嘗死。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長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說,所謂「為蛇畫足」。即如忠烈遺骸,不可問矣!百年而後,予登嶺上,與客述忠烈遺言,無不淚下如雨,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問其果解脫否也。而況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錢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揚,凡五死而得絕,時告其父母火之,無留骨穢地,揚人葬之於此。江右王猷定、關中黃遵巖、粵東屈大均,為作傳銘哀詞。
顧尚有未盡表章者:予聞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數人,其後皆來江都省墓。適英、霍山師敗,捕得冒稱忠烈者;大將發至江都,令史氏男女來認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節,亦出視之。大將豔其色,欲強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時以其出於大將之所逼也,莫敢為之表章者。嗚呼!忠烈嘗恨可程在北,當易姓之間,不能仗節,出疏糾之。豈知身後乃有弟婦,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餘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異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諸公,諒在從祀之列;當另為別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輩也。
梅花嶺 位於江蘇省江都市廣儲門外,明萬曆間揚州知府吳秀以濬河之積土築成,因嶺上多種梅而得名。明末史可法於揚州殉國後,人求遺骸不可得,乃葬其衣冠,營冢於梅花嶺上。後人又建史公祠於墓東,題柱聯語有云:「萬點梅花,盡是孤臣血淚;一坏故土,還留勝國衣冠。」全祖望於清乾隆十二年冬客居揚州,登上梅花嶺,憑弔史可法。
順治二年乙酉 二年乙酉,是西元一六四五年。順治,清世祖 福臨的年號。
江都圍急 揚州被清兵包圍,情勢緊急。江都,揚州的別名。
督相史忠烈公 指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西元一六○一~一六四五),河南省
祥符縣(今開封)人,明 福王賜諡忠烈,清乾隆時追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