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分析报告.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一、生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性质 1、概念: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2、研究对象:把脑当作心理活动的物质本体来研究脑和心理或脑和行为的关系。 把人的感知、记忆、言语、思维、智力、行为和脑的机能结构之间建立了量的关系。 用标志脑机能结构的解剖、生理、生化的术语来解释心理现象或行为。 3、性质:是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交叉的一门学科 ;与生理学、神经解剖学 、信息科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化学、神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二、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1、常规解剖学检查方法:常规组织学方法 、组织化学技术 2、 干预脑功能的手段:手术损伤法 、刺激法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毁后的行为评定 3、脑功能的电磁记录技术:脑电图 、诱发电位 、脑磁图 4、 常用的脑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正电子放射扫描技术 、核磁共振显影技术 注:干预脑功能的手段:研究脑功能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脑损毁,观察动物随后的行为——实验切除术(experimental ablation)。 A. 吸出法 麻醉动物 打开颅骨 切开脑膜 吸出大脑皮质 B.电解损伤(皮层下区域的脑损毁): 电极(一根只有尖端部分裸露的不锈钢丝)插入确定的脑结构 通以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流(一种高频交流电)。 电流通过脑组织产生热量,将电极尖端部分的细胞烧伤致死(同时也将把过路神经损毁) C.神经化学损伤: 原理:用神经毒剂或化学阻断剂来干扰脑内蛋白质,核酸或其它一些神经递质的代谢来导致脑机能失调。 特异性高、选择性强;永久性的脑损伤,非暂时脑损伤(可逆性脑损伤); D.冷冻法: 原理:利用冷冻探头,放在开颅后的硬脑膜下,使温度降至20oC 时,即可产生大脑皮质局部性短暂功能阻断效应。拿掉冷冻探头,脑组织温度回升,其功能不仅可以恢复,尚无组织变性的继发性后作用。 可逆性脑损伤 脑的电活动的获得: 直接获得——脑电图 间接获得——脑成像技术 三、fMRI、ERP的优势及局限性 fMRI优势:无损伤,空间分辨率高;局限性:时间分辨率不足。 ERP优势:无损伤且较易获得,时间分辨率较高 ;局限性:空间分辨率不足。 四、脑机能定位学说的代表人物:1861年,Broca区发现 ;1874年,Wernike区发现。 脑功能的整体学说 ——等势学说的代表人物:科学的脑生理学创始者佛卢龙;Jackson认为,对于脑组织来说,从它的结构水平出发要比部分定位出发更恰当;Monakow(1914)、Head (1926)和Goldstein(1927、1934、1948)等杰出的神经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他们都承认基本的感觉(皮肤感觉、听觉、视觉)和运动机能是有定位的,但高级的心理机能是很复杂的,不能局限在皮层哪一区域。 五、鲁利亚的三大功能系统: 一是调节大脑觉醒水平和维持适当紧张度; 二是接受、加工和分析来自外部和内部环境感觉信息; 三是计划、调节和执行不同复杂活动 。 第二章 感觉的生理机制 一、感觉系统包括: 感觉器官—传入神经-感觉通路-感觉中枢 感受器--指探测某类物理事件的特殊神经元 感觉换能--感觉刺激转化为感受器电位的过程 感受器电位--在物理刺激的诱发下,感受器细胞产生的分级慢电位。 二、眼内折光装置及其反射活动 1.瞳孔反射(papillary reflex),也称光反射(light reflex) 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就是瞳孔反射。分直接和间接瞳孔反射。 2.瞳孔一皮肤反射(papillary-skin reflex) 身体任一部分的皮肤受到强刺激引起疼痛感,就会反射性地引起瞳孔扩大。 3.调节反射(accommodation reflex) 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三、眼动的生理心理学机制 1.随意性眼动 共轭运动(Conjugate eyemovement) 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 辐辏运动 (Vergence movement) 双眼协同运动保证物体图像都落在两视网膜的对称部分。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 。 2.非随意地眼动 观察一个复杂的客体时,眼睛会很快进行眼跳(Saccades),扫视的幅度可大可小,决定于景物的特征和观察要求。每次扫视持续的时间可在10-80毫秒之间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