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隋唐五代陶瓷
没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主要是继承南北朝的优点,创造出一些新的器型(白釉龙斌双龙瓶)。 生产规模巨大;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出现了唐三彩 秘色瓷 陶瓷产地与质地技艺 隋瓷在釉色的光洁莹润上比南北朝有了明显的进步(降低FeZO3的含量和增加CaO 的含量 )。 装饰:装饰较少,简单朴素—刻画手法(几何图案,阴弦纹、凸弦纹、云头纹);拍印手法(绳纹,席纹);刻画手法与贴塑手法结合在一起;印花手法(印模);划花(用尖利的工具刻画);贴花(模塑浅雕的图文纹样,用泥浆黏附,然后施釉烧制)。 陶瓷工艺中匣钵的出现和使用, —地位:瓷器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越窑—青瓷 南方占百分之八十,以浙江最多,临海、金华、永嘉、温州、诸暨。长沙铜官窑、广东的潮州窑、四川成都、江西丰城、九江烧青瓷,兼烧黄黑。 越窑:上虞、余姚、宁波、绍兴。 瓯窑:永嘉、温州、瑞安、苍南、瓯海。 婺窑:金华一带,茶碗著名 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有纯洁如玉的釉色之美 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唐朝就形成越窑瓷业体系;种类造型丰富多样;中晚唐后,工艺日渐成熟,质量明显提高,原料经过细致的处理和粉碎,胚泥成型前经过揉炼。所以制品细腻。 邢窑—白瓷 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唐三彩—装饰 社会风尚和习俗的变化,酒、茶文化盛行,吸收外来文化。 造型:形体缩短,重心下移,增加把手,壶类的嘴加长,圆润饱满,风雨雍容。 釉下彩瓷和绞胎 刻画和书写文字装饰 装饰:划花,堆贴,印花,洒花。 常用图案:鸳鸯,莲花,忍冬,蝴蝶·······宝相花(艺人创造) 秘色窑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于青瓷的制造。 陶瓷名家及故事 霍仲初 唐代陶瓷名人:霍仲初是景德镇本地东山里人,他的瓷窑在当时很有名气,称为“霍窑”,产品称为“霍器”。“霍器”瓷质细腻,洁白如玉,质量很好。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发布诏令,指定要霍仲初“制器进御”。霍仲初为史籍记载中景德镇最早的制瓷名匠之一。 陶玉 景德镇本地钟秀里人,唐朝初年,他载运自己制作的瓷器进入当时的京都长安,由于陶玉烧制的瓷器素润莹洁,瓷质接近珍贵的玉器,因而被称为“假玉器”。在长安市场,不公成为抢手货,而且还震动朝廷,被指定要向皇家进贡。陶玉为史籍记载中景德镇最早的制瓷名匠之一。 白釉罐 黄釉撇口瓶 绿釉螭龙荷瓣炉 白瓷双把龙柄鸡首壶 青釉贴花四系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越窑青釉壶 五曲葵口秘色瓷盘 唐青釉球形脂盒 越窑青釉葵瓣碗 邢窑白釉罐 邢窑白釉皮囊壶 邢窑白瓷莲瓣座灯台 “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盘 绞胎三足炉 三彩高足盘 三彩加蓝灯台 三彩镂空花座 唐朝黑釉瓷器 他突出的艺术品代表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歌舞 传奇 绘画 雕刻 拍卖品 旅游纪念品 上世纪80年代,洛阳的唐三彩马和骆驼,就被选为国礼。 本世纪初,禹州荣昌钧瓷坊的产品又被选为博鳌亚洲论坛的礼品。 浙江宁波青瓷现被各级政府和其他部门广为采纳的馈赠礼品。 北京的漆雕。 谢 谢 足底刻有“官”字款。胎體薄细,制做规整,五瓣尖的顶点高度相等,间距相同,素白闪青,高雅素洁,表现出古代工匠藝術造诣。 1985年西安市北郊火烧壁出土。是唐代定窑产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 绞胎瓷是唐代陶瓷装饰工艺的新品种。绞胎,或称“搅胎”、“绞泥”。 通体饰不规则的团花图案,利用绞胎的天然纹理形成盛开的朵花纹,极富装饰趣味,是少见的绞胎瓷上品。 中部有向外凸起的八个宝瓶相连,瓶与口底之间有镂雕纹饰,座面及底都以凸起的芝麻点为补地,上凸雕变体宝相团花纹。 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来配制黑釉,使釉汁色黑如漆。 欧阳询 颜真卿—争坐帖 怀素 柳公权 唐代御制玳瑁梳妆盒 4000万港币 唐代白釉双龙耳瓶 青白釉双龙堆塑瓶 * * 旅游艺术品文化 隋唐五代 孕育阶段:新石器时期—彩陶 。 形成阶段:商周时期 —在泥釉的基础上改变化学成分 而发展了原始瓷釉。 成熟阶段:汉至隋唐五代。 提高阶段:宋至清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地 方特色的瓷器,(耀州瓷和磁州瓷 ),青花瓷、粉 彩瓷。 发展历史 继承南北朝 又有隋朝气息 隋 这件黄釉撇口瓶通体光素无纹饰,器身也没有贴附任何装饰,在隋瓷中是较少见的。 此炉造型显得圆浑、饱满,有雕刻纹饰有规律,但很适应烧造工艺的特点。 此器形制甚独特,釉色清纯,釉面匀净,在当时青釉器中较为罕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路基路面工程 第三章.ppt
- 输血安全1.ppt
- 辜鸿铭.ppt
- 过渡元素离子显色.ppt
- 过放电ppt.ppt
- 过秦lun.ppt
- 运筹学第六章6.5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ppt [修复的].pptx
- 运筹学第六章6.5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ppt
- 2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pt
- 3-2用例图练习题.ppt
- 摘自伟大济谜团教授推理指南.pdf
- 佳实践2010 hpc咨询会openfoam best practices.pdf
- 涂抹器开源组件概述下表列出了应用程序项目使用applicator components licensing.pdf
- 讲稿介绍理论lec3-ethical theoriesbeLEC3.pdf
- 监控安装源码.pdf
- 方差分析nag anova阶乘g04cac1 purpose大物实验报告cl05.pdf
- installation procedures for emc use onlyvplex安装程序仅使用.pdf
- 街头小掌柜推荐.pdf
- 【课件】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课件+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 2024-2025学年选调生考试模考模拟试题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