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解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⑴动脉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 (高压力感受器) 促进微动脉微静脉收缩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 ? 中枢交感缩血管紧张性? 促进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释放醛固酮 * * 一、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右:窦房结 左:房室交界、心室肌 心脏的交感和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 末梢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膜上受体: β1型 作用: 正性 机制: Ca2+通道开放 来源分布: T1~5段 Ca2+通道抑制 K+通道开放 延髓 乙酰胆碱 M型 负性 心迷走神经 紧张:神经和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持续活动 2、血管的神经支配: ⑴缩血管神经 ①分布广,小A和微A分布高 ②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 ③调节机制 交感缩血管紧张 安静,1~3次/秒 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1~3次/S 收缩 原有口径 紧张性活动 紧张性加强 (8~10)次/S ⑵舒血管神经 交感舒血管神经: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骨骼肌血管平滑肌舒张。 脑膜、唾液、胃肠道外分泌腺。 (二)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 center) 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中枢) 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整合) (三)心血管反射 1、压力感受性反射 50 75 100 125 200 属于牵张感受器,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而非血压本身 反射弧 效应器:心脏、血管 感受器: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 传入神经: 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传出神经 : 心迷走、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 中枢:延髓孤束核 ⑵反射过程: 血压突然↑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兴奋性↑ 孤束核 交感缩血管中枢 心交感中枢 心迷走中枢 紧张性↓ 紧张性↑ 交感缩血管神经(-)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阻力血管舒张 容量血管舒张 外周阻力↓ 静脉回流量↓ 血压 ↓ 心输出量↓ 紧张性↓ 1)负反馈调节(减压反射)使AP保持相对稳定 2)经常起作用(减压神经放电) 3)当AP 在100mmHg左右变动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效能最大 4)对AP进行快速调节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血量突然变化),减少AP波动 (3)生理意义 5)高血压病人可重调定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⑴反射弧 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血液中的PCO2、PO2是其适宜刺激; ⑵反射过程 缺氧、PCO2↑ H↓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迷走N、舌咽N→传入N 延髓呼吸 (主要)心血管中枢(次要) 传出N(躯体运动神经) 呼吸加深、加快;血压↑ ⑶生理意义: 病理状态下,提高心输出量,重新分配血液,保证心脑供血。 维持内环境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二、体液调节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S)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肾上腺素 (E) β1受体:心脏正性作用β2受体:血管舒张 α受体:血管收缩 2、去甲肾上腺素 (NE) β1受体:心脏正性作用 α受体:血管收缩 升压药 强心药 生理意义 + + + 平均动脉压 + + +,0,- 舒张压 + + + + + + 收缩压 血压 + + - (0, +) 视剂量而定 总外周阻力 极弱 骨骼肌、肝脏、冠脉血管舒张 ?2受体 全身血管收缩 皮肤、内脏血管收缩 ?受体 血管 - (降压反射) + + + 离体心 在体心 心脏?1 极弱 + ?2受体 + + + ?1受体 + + + + + ?受体 兴奋 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项目 心率 NEP 近球细胞 肾素(蛋白水解酶) 血管紧张素原(肝) AngⅠ(10肽) ACE(肺) AngⅡ (8肽) AngⅣ 氨基酸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AngⅢ NEP ACE 血管收缩 BP↑ 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 保钠,保水 小结 1.掌握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了解心血管中枢。 2.掌握压力感受性反射;了解化学感受器反射。 3.掌握E和NE的作用;了解RAS 肾内机制 神经机制 体液机制 肾近球细胞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I 血管紧张素II 血管紧张素III 醛固酮 血管收缩 BP? 水钠重吸收? 延髓 闩部 BP无明显改变 40mmHg 延髓横切实验 基本中枢 延髓心血管基本中枢 组成 部位 作用 特点 缩血管区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 心交感中枢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