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目视光学系统 许剑 QQ:381203482 Phone2015年秋 第五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人眼的光学特性 放大镜 显微镜系统 人眼的光学特性 人眼的构造: 人眼??照相机 自动对焦,自动调节曝光度, 水晶体??镜头 大视场,小景深,灵活的转向。 网膜??底片 man-made beyond man-made! 瞳孔??光阑 人眼的光学特性 眼睛可以适应不同远近,明暗的环境,所以眼睛有两类调节功能。 视度调节:眼睛成像系统自动对任意距离物体的改变焦距。 正常人眼睛在完全放松的自然状态下,无限远物体成 像在视网膜上(即眼睛的像方焦点在网膜上),观察近 距离物体时,水晶体周围的肌肉向内收缩——水晶体前 表面半径变小,焦距缩短,后焦点前移,使有限距离的 物体成像在网膜上. 人眼的光学特性 人眼在自然状态下物(像)方焦距为:-16.7mm(22.8mm)。 由单透镜公式 可知,r1变小后,f’也变小。 人眼的光学特性 为了描述人眼调节的程度,需要怎样的物理量? 视度:与网膜共轭的物面到眼睛距离的倒数。 SD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调节量越大。从-∞至-250mm内可毫不费力地调节。一般人阅读或操作时常把观察物放在。250mm处。 调节范围:能看清的最远与 最近的视度之差。 见表6.1 人眼的光学特性 瞳孔调节: 眼睛虹膜自动改变瞳孔的大小,以控制眼睛的进光量。 一般瞳孔可以在2mm到8mm之间调节。 一个年龄为50岁的人,近点距离为-0.4m,远点距离为无限远。试求他的眼睛的调节范围。 设近点距离为p,远点距离为r 调节范围A为: 人眼的光学特性 人眼分辨率: 眼睛刚能分辨的物点在网膜上成的两像点之间距离。 组成网膜的视神经细胞的直径在0.001~0.003mm之间,所以分辨率一般取0.006mm。 但这个并不实用,如何用更直观的物理量来描述它? 视角分辨率! 由 和近轴区近似可得: 人眼的光学特性 换言之,只有物体成的像的视角大于1分,即60秒,人眼才能看清楚。 另一方面,也有: 要更好地看清物体,必须减少物距,但人眼调节能力有限,。为了看清微小物体,即扩大人眼的视觉能力,人们常在人眼与物之间加入目视光学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放大镜 视放大率: 用仪器观察物体时,视网膜上的像高与用人眼直接观察物体时视网膜上的像高之比。 ω仪为仪器观察时,物体的像对人眼所张的视角; ω眼眼直接观察时,物对眼的张角。 放大镜 一般用眼直接观察物体时,会把物体放在明视距离上。 如图可知: 另一方面,由垂直放大率有: 所以放大率: 放大镜 两种特殊情况: 如果物体位于放大镜前焦面F处,即l’=∞;或者眼睛位于放大镜后焦点F’处,即p’=f’,有: 如果像位于明视处,即p’-l’=250mm,有: 放大镜 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光瞳是孔径光阑,又是出瞳;放大镜框是视场光阑和出、入射窗。均对光束起限制作用。 所以,当渐晕系数k分别为100%,50%,0时,像方视场角分别为: 放大镜 放大镜的视场: 设物面在放大镜的前焦 平面上,则像平面在无限远,以渐晕50%计,有: 即,此时的线视场: 放大镜 放大镜焦距为25mm ,通光口径为18mm,眼睛距放大镜为50mm ,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渐晕系数0.5,求: 1)视放大率;2)线视场;3)物体位置 1)视放大率 2)线视场 3)物体位置 由 可得 显微镜 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体经物镜放大后成像在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作为目镜的物。 首先有 , 和牛顿公式 , 另一方面, 设Δ称为光学筒长,有显微镜的组合焦距为: 所以放大率: 显微镜 从上式可见,实际上物体经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相同: 显微物镜的β物和目镜的Г目都刻在镜筒上,讲两者相乘即得显微镜的放大率。 显微镜 显微镜能分辨开的两物点的最小距离σ为分辨率: NA为数值孔径。 视放大率和分辨率是互相制约的,它们必须满足: 一般取有效放大率为: 显微镜 已知显微镜目镜Γ=15×,问焦距为多少?物镜β= -2.5×,共轭距L = 180mm,求其焦距及物、像方截距。并求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和总焦距。 目镜焦距: 由 得物、像方截距分别为: 物镜焦距: 总放大率和总焦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