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及核转变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探头SPECT PET 自动免疫测定仪 骨密度仪 放射防护用的仪器 个人监测仪 袖珍剂量仪 胶片剂量仪 热释光剂量仪 表面污染及场所剂量监测仪 热释光剂量仪 袖珍剂量仪 哇! 没有污染 显像技术 定义 放射性药物注入人体后,显像仪探测放射性在脏器内的体内分布情况,以影像形式显示脏器的形态、位置、大小、功能和结构改变 原理 选择性摄取或参与合成代谢 131I甲状腺显像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 细胞吞噬 肝胶体显像 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 骨99mTc-MDP显像 原理 循环通路 管腔通路:脑脊液腔、气道 血管灌注:99mTc-MIBI心肌显像 微血管堵塞:131I-MAA肺显像 特异性结合 放射免疫显像(标记抗体) 受体显像(标记配体) 方 法 静态显像与动态显像 局部显像与全身显像 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 阴性与阳性显像 核素显像技术特点 功能性显像 定量显像 化学或代谢显像 放射卫生防护 放射卫生防护目的 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 将随机效应的发生机率降低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基本原则 实践的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的限制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标准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50mSv/年 放射卫生的防护措施 技术措施 外照射: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 屏蔽防护 内照射: 防止放射性物质摄入体内 核医学发展史(2) 1946年7月14日,美国宣布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进行临床应用,开创了核医学的新纪元 1951年Benedict Cassen 发明线性扫描机 1958年Hal O.Anger发明Anger照相机 1959年Solomon A.Berson 和Rosalyn S. Yalow发明放射免疫分析等对影像核医学和体外测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50年代,钼[99Mo]-锝[99mTc] (99Mo-99mTc)发生器的出现 70年代单光子断层仪的应用和80年代后期正电子断层仪进入临床应用,使影像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反应堆 最早的扫描机 最早的伽玛相机 最早的摄碘试验 钼[99Mo]-锝[99mTc] (99Mo-99mTc)发生器 基本概念(1) 原子 Atom 构成元素的最基本单位 原子核 Nucleus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 基本概念(2) 核素 Nuclide 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长得足以被观测的一类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 Isotope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 Isomer 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处于不同核能态的一类核素称同质异能数 核衰变方式 α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从核内放出α粒子的过程为α衰变 β衰变 核衰变时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的衰变称为β衰变 β-衰变 、β﹢衰变 、电子俘获(EC)又称K俘获 γ辐射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通过放出γ光子而回到基态这个过程称γ辐射 三种射线的比较 α β γ 带电 电子流 电子流 γ光流 能谱 单能 连续能谱 单能 射程 (空气) 3~4cm 10~20cm 无限大 电离能力(空气) 1万~7万对/cm 60~7千对/cm 很小 穿透力 弱 中 大 内照射危害 大 中 小 外照射危害 无 中 大 放射性衰变规律与半衰期(T1/2) 通常以物理半衰期(T1/2)来表示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速率,物理半衰期是指在单一的衰变方式中,放射性强度减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半衰期(Tb)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生物代谢过程,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有效半衰期(Teff)指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射性衰变和生物代谢过程共同的作用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