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与肿瘤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自噬与肿瘤 一、自噬简介 二、自噬研究方法 三、自噬与肿瘤的关系 目录 一、自噬简介 1.1 自噬过程 (1) 在饥饿、氧化应激损伤等情况下,自噬体膜脱落形成杯状分隔膜,包绕在被降解物周围; (2) 分隔膜逐渐延伸,将要被降解的胞浆成分完全包绕形成双层膜自噬体; (3) 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并降解其内成分,自噬体膜脱落再循环利用。 自噬过程 2.1 自噬的功能: (1)对外源性刺激的适应性反应; (2)细胞保持稳定状态的管家机制; (3)参与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融合; (4)作为一种细胞死亡程序诱导细胞主动性死亡。 自噬发生过程的分子机制 自噬的研究方法 目前普遍采用的自噬检测方法包括电镜、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自噬体及其标志蛋白。 准确评估自噬不仅包括自噬体的检测,还包括动态观察整个自噬性降解的过程是否顺畅(即自噬潮分析)。 另外,通过药物或基因干预技术来人为地调控自噬以观察其在体内体外模型中的作用也是自噬分析的重要内容。 任何一种方法单独应用均不能作为自噬的依据,不能将自噬体的增多减少或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高低等同于自噬的增强或减弱[1]。 1、自噬性结构的电镜下形态学观察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观察自噬现象的最直接、最经典的方法。电镜检测自噬主要是基于辨认自噬体结构。 电镜观察仅能证明自噬性结构的存在,难以反映自噬活性的强弱。Swanlund 等[2]介绍了一种免疫金电镜技术来对电镜结果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自动测量所有自噬囊泡的面积(μm2),如果一个细胞胞浆中被自噬性囊泡所占据的总面积增加,则可说明自噬机制的上调。 2、基于自噬体标记蛋白LC3 的检测方法 自噬过程由一系列自噬相关蛋白(Atg 蛋白)介导完成,这些蛋白质在自噬体形成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细胞内存在两种形式的LC3 蛋白:LC3-Ⅰ和LC3-Ⅱ。当自噬体形成后,LC3-Ⅰ和磷脂酰乙醇胺(PE)偶联形成LC3-Ⅱ并定位于自噬体内膜和外膜。LC3-Ⅱ始终稳定地保留在自噬体膜上直到与溶酶体融合,因此被用来作为自噬体的标记。 2.1、 细胞免疫荧光 LC3-Ⅰ在胞浆内弥散分布,LC3-Ⅱ聚集于自噬体膜上,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内源性LC3或转染GFP-LC3 融合蛋白的表达,自噬诱导后的细胞表现为点状聚集增多。理论上,观察到的点状聚集的数目即为自噬体的数量,根据点状聚集的密集程度可以判断细胞自噬的情况。 但是这种方法仅从总体上大致反映自噬的增加或减少,定量分析则存在局限性。 GFP-LC3 单荧光自噬指示体系: 绿色斑点增多也并不一定代表自噬活性增强,也有可能是自噬溶酶体降解途径受阻,可以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游离的GFP、p62来验证。 2.2 、LC3 蛋白转化 实验 自噬发生后,通过Western-blot 可以检测到两个条带的蛋白质。由于在自噬时细胞内LC3 蛋白总的表达水平其实并无上调,仅仅是一部分LC3 -Ⅰ转变成了LC3 -Ⅱ,那么理论上自噬时应表现为LC3 -Ⅰ的减少和LC3 -Ⅱ的增加,通过LC3 -Ⅱ/LC3 -Ⅰ或者LC3 -Ⅱ/(LC3 -Ⅰ+LC3 -Ⅱ)即可反映自噬水平。 但是由于二者对抗体结合能力的差异导致检测敏感性的不同(LC3-Ⅱ检测敏感性高于LC3-Ⅰ),实际检测结果LC3-Ⅰ的减少并不与LC3-Ⅱ的增加同步,因此单纯比较LC3-Ⅱ蛋白的水平可能更好。 3、 基于自噬性降解的检测 ——— “自噬潮” 分析自噬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想要说明细胞自噬活性的强弱,必须通观整个自噬的过程是否顺利,即通过基于自噬性降解的自噬潮分析来进一步说明自噬活性。 自噬潮涵盖了自噬体的形成、自噬性底物向溶酶体的运送以及在溶酶体内降解的整个过程。显然,对这整个过程进行监测比单纯自噬体检测更能反映自噬活性,因此“自噬潮”分析是反映自噬活性的可靠指标。 3.1、长寿命蛋白降解 根据自噬机制主要负责降解长寿命蛋白的特性,先让细胞在含有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中生长一段时间,细胞在此期间合成的蛋白质都将被同位素标记,然后换成不含同位素的培养基,让一些被标记的短寿命蛋白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 在自噬诱导后,通过检测培养基上清中释放的自噬性降解产物的放射性活度即可反映细胞自噬性降解的能力。 3.2、LC3 和其他自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