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前面一章我们学习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发生电子能级的跃迁,那么跃迁之后的情况怎么样?(如何弛豫?) 一个途径就是产生光辐射(发光)——荧光和磷光 (2)温度:温度升高,Kf不变,但非辐射跃迁的速率常数增大,是故荧光效率降低。 (3)pH值:含酸性或碱性取代基的化合物荧光性质受pH的影响。 如: 无荧光 蓝色荧光 再如: 无荧光 蓝色荧光 (4)表面活性剂:有利于荧光发射。 (5)O2的存在:O2为顺磁性分子,溶液中溶解氧的存在,常常导致荧光降低,甚至熄灭,这可能是处于单重激发态的荧光物质的分子相互作用,加速系间窜跃(几率增大)所致。 三、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以If表示荧光强度,以Ia表示吸收光的强度,根据荧光效率的定义,则: If = Ff×Ia If = Ff×(I0-I) I0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 根据比尔定律:A=logI0/I可得 I=I0×10-A I=I0×10-A= I0× 10-ebc If = Ff×(I0-I)= Ff× I0 (1- 10-A ) 级数展开 If = Ff× I0 (2.3A-(-2.3A)2/2! - (-2.3A)3/3! -…) 若溶液的浓度很稀,A0.05,则高次项可忽略: If = Ff× I0 ×2.3A =2.3 Ff I0A= 2.3 Ff I0 ebc 当I0一定时: If = KC 但在高浓度时,If = KC不成立 If C 原因: (1)高次项 (2)自熄灭现象,自吸收现象 (3)荧光猝灭: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或溶质分子之间发生的导致荧光强度下降的物理化学过程叫荧光猝灭。 荧光猝灭剂:如O2,溴化物,碘化物等。 关于自猝灭:碰撞熄灭和自吸收: M*+ M* M hn M 自吸收 四、荧光仪器:荧光光度计 PMT Recorder 五、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1、无机化合物:间接测定60余种元素 2、有机物的测定:如丙三醇,蒽,多环芳烃等 六、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简介 1、概述:某些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吸收了反应时产生的化学能,而使反应产物分子激发至激发态,受激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便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这种吸收化学能使分子发光的过程称为化学发光。利用化学发光反应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发光分析法。 DH M M* 化学发光也发生于生命体系,这种发光称为生物发光。 萤火虫发光 *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分 析 化 学 精 品 课 一、基本原理 1、分子的激发态和基态:不论是分子轨道还是原子轨道上的电子都有一套特有的描述其运动状态的量子数。 根据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每个轨道上最多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s = + 1/2 or - 1/2 总自旋量子数:S = ? si 能级的多重性:2S+1 当S=0时,即2S+1=1,称为单重态; 当S=1/2时,即2S+1=2,称为双重态(只有一个电子); 当S=1时,即2S+1=3,称为叁重态 基态单重态S0 基态双重态D0 基态 基态 激发态 激发态 激发单重态 S1 激发叁重态 T1 Multiplicities: S0 - common, diamagnetic (not affected by B fields) D0 - unpaired electron, many radicals, two equal energy states T1 - rare, paramagnetic (affected by B fields) (T0 - doesnt exist, not ground state) 激发态 激发态 基态 基态 S0 S1 T1 S2 分子的电子能级示意图 注意: (1)没有基态叁重态; (2)从S0到T1的跃迁是禁阻的; (3)Energy(S1)Energy(T1) (difference is energy required to flip electron spin); (4)多数分子含有偶数电子,分子的电子基态多为单重态; (5)叁重态有顺磁性。 2、荧光的产生 基态分子 hv 激发态 回到基态,如何回去? S2 S0 S1 T1 l2 l1 分子的吸收情况 S2 S0 S1 T1 l2 l1 振动弛豫:在同一电子能级(激发态)… 特点:无辐射;速率快(10-14~10-12 s内完成) S2 S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烷烃说课.ppt
- 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说课.ppt
- 浙江省温州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试题论述.doc
- 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选考科目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论述.doc
-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绪论.ppt
- 第一章微机基础知识说课.ppt
- 第一章温度(学生)说课.ppt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绪论.ppt
-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期末复习(一)论述.doc
- 第一章无机化学说课.ppt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