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复习:光的折射
基础大盘点–––知识点扫描
一. 知识回顾
1. 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2.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反之,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减小。
(3)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 凸透镜和凹透镜
(1)透镜的光心、主光轴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焦点、焦距、物距、像距
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在主光轴上会聚的点叫实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凹透镜折射发散后,折射光线的反方向延长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所示。
注:要搞清会聚作用和会聚光束、发散作用和发散光束,从而真正了解透镜的作用。会聚光束是指相交或将会相交的光束;发散光束是指没有相交直到最后也永远不会相交的光束。而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都具有相对意义,会聚作用指折射后的光线相对原来的光线要“靠拢”些,即在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内侧;发散作用指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较原入射光线发散些,即在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外侧,所以看见出射光线不能轻易下结论是发散了还是会聚了,所经过的透镜也不能轻易下结论是会聚透镜(凸透镜)还是发散透镜(凹透镜)
(4)凸透镜成像规律
(5)透镜成像作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②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4. 颜色之谜
(1)光的色散
牛顿色散实验证明:
白光不是单色的,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的原因是:同一个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本领不同。对红光偏折最小,对紫光的偏折最大,所以才会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谱。
(2)物体的颜色
①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光的颜色与透明体的颜色相同时,光可透过物体;若光的颜色与透明体的颜色不同时,光就透不过物体。
②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
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光,彩色电视机就是利用光的这种原理。
(4)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种颜色。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二. 重、难点分析
1. 实像和虚像的异同
2. 物距、像距及像的大小变化规律
物体成实像时(时),当物距逐渐减小时,像距会逐渐增大,像的大小也逐渐变大;当物距逐渐增大时,像距会逐渐减小,像的大小也逐渐变小。
物体成虚像时(时),当物距逐渐减小时,像的大小也逐渐变小;物距逐渐增大时,像的大小也逐渐变大。
总之,无论物体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只要是物体向着焦点靠近时,像就会逐渐变大;反之,物体向着远离焦点处移动时,像就会逐渐变小。
更上一层楼––––典型例题剖析
例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小空隙,在地面上留下了光斑;
B. 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D. 电线杆在阳光下出现影子。
解析: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小空隙在地面上留下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水中的“白云”是白云的虚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这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是由于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逆着光线看去就觉得筷子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电线杆在阳光下出现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工业软件测评通用程序及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VIP
- 2024年可持续膳食系列报告:菜谱碳足迹-龙吟研究室-2024-63页.pdf VIP
- 家居行业全景剖析.pptx VIP
- 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总结.docx VIP
- 河南各市(精确到县区)地图PPT课件(可编辑版).pptx
- 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防治.pptx VIP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