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接触理论 1-1 电接触的定义、现象和问题 电接触是研究固态导体与固态导体、固态导体与液态导体、固态或液态导体与等离子体接触过渡区中的机械现象、电现象、热现象、化学现象的一个专门学科。 电接触含义是指导体接触过渡区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电接触”常指的是接触导体的具体结构或接触导体本身,称为“电触头”,简称触头或触点。 接触元件:接触导体。 阴极:根据电流流过接触元件的方向规定电流流入的一个接触元件。 阳极:电流流出的另一个接触元件。 工程应用中的电接触,从工作原理分三类: 固定接触:(强电中有母线的连接或铆接、输电线连接器、电缆头等,在弱电中有电子设备和仪器中的插接件、连接器、塞子和插头)工作中出现的主要现象和问题是;接触电阻、接触温升和接触熔焊 滑动接触:(开关的滑动触头、变阻器的滑动头、电机的电刷与滑环、电车的馈电弓与馈电线等)除上述问题外,还有接触元件之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 可分合的接触:(各种开关电器和继电器的触头)在工作期间常出现电弧。 1—2 电接触的几个基本概念 任何经过精细加工的名义平面,实际上都是粗糙不平。当接触时,即使外加很大的接触力在接触表面也只有少数的点(小面)实际发生真正的接触,这些实际接触的小面承受全部的外加接触力。由于金属表面一股都覆盖着不导电的氧化膜或其它种类的膜,因而在实际接触小面内,只有少部分膜被压破的地方才能形成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电流实际上只从这些更小的金属接触点通过。 机械接触斑点:实际发生机械接触的小面简称“接触斑点” 导电斑点:形成金属接触或准金属接触的更小的面 (实际传导电流的面) 。或称为a斑点。 当电流通过接触元件的接触内表面时,电流将集中流过那些极小的导电斑点,因而在导电斑点附近,电流必然发生收缩,由于电流线在导电斑点附近发生收缩,使电流流过的路径增长,有效导电面积减小,因而出现的附加电阻,称为“收缩电阻”。如果电流通过导电斑点不是纯金属接触,而是准金属接触,则电子因通过极薄的膜还会遇到另—附加电阻,称为“膜电阻”。这两部分加电阻在电路上是串联相加的,这个附加的总电阻称接触电阻。 根据电流收缩区电位为椭球场的假定,可以证明收缩电阻与导电斑点尺寸之间有下列的简单关系: 当电流通过导体与导体的接触处时,由于接触电阻的存在,在电流收缩区两端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电压降,这个电压降称之为“接触压降”。 接触电阻产生焦耳热,使收缩区的温度升高,常超过收缩区外导体的温度。导电斑点上的温度超过收缩区外导体的温度的数值称之为斑点的“超温”。 如果通过导体接触处的电流增大,或者接触电阻增高,则接触压降必然相应增大,导电斑点和收缩区内的温度亦必然相应增大,当温度达到接触导体材料的软化点和熔化点时,导电斑点及其附近的金属就会发生软化和熔化。一定的导体材料,一定的软化和熔化温度,对应的接触压降称为材料的“软化电压”和“熔化电压”。 第二章 电接触内表面 两清洁金属表面的接触 设两实际的粗糙金属表面,在真空中经清洁处理,去掉了表面膜。当此两金属面接触时,如果材料的硬度为无限大(为理想刚体),则不论外加的接触力有多久材料都不会产生任何变形。在此条件下,对于两平面接触,实际的接触点最多只有三个。对于两圆柱面轴间平行接触,实际接触点最多是两个。而对于两圆球面交叉接触,实际接触点就只有一个. 材料的实际硬度都不是无限大,在外力作用下,材料都会产生变形。当外加接触力较小时,材料产生弹性变形,如果接触力超过一定限度,材料将产生塑性变形。因此,在外加接触力作用下,两实际金属面的接触过程如下:两表面开始接触时只有很少的实际接触点,如图2—4a。由于此时实际接触面积非常小,单位实际接触面积受到的力非常大,起始接触点首先产生弹性变形,然后向塑性变形过渡。由于起始接触点变形,实际接触面积扩大, 同时两金属表面的空隙部分相互靠近,继续产生新的实际接触点,如图2—4b,图中箭头所指为新产生的接触点。最后,当总的实际接触面积扩大到支持力与外力相平衡时,接触过程结束。 具有半径r1和r2的两理想光滑弹性球相互接触,如图2—5,在接触力F的作用下产生 弹性变形,其实际接触面Ab的半径a与接触力F之间的关系内赫芝导出: 2—4 金属表面上膜的机械破坏 具有绝缘膜的两金属表面接触时,有两种方法可能使膜破坏; 一种是机械的方法:机械的方法是在接触元件上施加一定的接触力,使实际接触面上获得极高的应力,当表面凸丘受力变形时,膜亦随之破裂。或者,在两金属表面接触受力的同时,使两表面作相对滑动,将膜磨碎并剥离。 另一种是电的方法:电的方法是在接触元件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当膜内的电场达到很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运算放大器绪论.pptx
-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课.ppt
- 运营商检测指标绪论.docx
- 电度表的原理及接线方法说课.ppt
- 灾难后的思考绪论.pptx
- 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滑移性能的绪论.docx
- 电镀基础培训说课.ppt
- 再生医学与人工器官绪论.pptx
- 电法勘探的应用说课.ppt
- 在网络协作学习环境中知识构建的绪论.pptx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初二(上)语文10月阳光测评含答案.pdf
- 2022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2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中初二(上)英语10月阳光测评含答案.pdf
- 2022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2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诊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 2022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陕西省2025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摸底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