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频选择原则 II中频采用低中频值,利于提取有用信道 抑制邻道干扰 I 中频采用高中频值,以提高镜象频率抗拒比 三个滤波器的功能、中心频率与带宽 射频滤波器 I 中频 滤波器 II 中频 滤波器 总增益= 低噪放增益+ I中频 增益+ II中频 增益 (主要增益级) 3.二次变频方案 二次混频超外差接收机实例 方案特点:中频为 方案优点:① 不存在镜像频率,无镜频信号干扰 ② 可用低通滤波器选择信道 ③ 易解决匹配、线性动态范围等问题 4 .2. 2直接下变频方案(零中频方案) 1.本振泄露 关键原因: 本振频率与信号频率相同 2. LNA偶次谐波失真干扰 两个频率 相近的干扰 非线性的偶次项 引起的差频 漏过、形成干扰 直接下变频方案存在的问题 ① 由本振泄漏引起的直流偏差 ② 强干扰的自混频引起的直流偏差 4. 噪声影响 3. 直流偏差 特点:利用电路结构形式改变 , 抑制镜像频率干扰 输出抑制了镜像频率 4.2.3 镜频抑制接收方案 特点:将第二次混频和滤波数字化 优点:可避免I / Q两路的不一致 难点:对A/D变换器要求很高 转换速度高、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小的噪声 、 线性度很高 、要求有较大的动态范围。 4.2.4 数字中频方案 一. 直接变换法 本振 缺点: 发射频率 = 本振频率,发射的强信号会影响本振源 调制和上变频合一 在发射频率上调制 改进 4.3 发射机方案 优点: 较低频率处调制容易,正交两支路易一致 缺点:对上变频滤波器要求高 特点: 在较低的频率上调制,再上变频到发射频率 二. 两步法 GSM系统的主要性能 (1)发射频率:移动台发送 890~915MHZ 基站发送 935~960MHZ (6)信道比特率:42kbps (2)双工间隔:45MHZ (3)载波信道间隔:200KHZ (4)多址方式: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 (5)调制方式:最小偏移调制(GMSK) 4.4无线发射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 (1)平均载频功率 (2)发信载频包络 (3)射频功率控制 (4)射频输出频谱 (5)杂散辐射 相对载波功率(dB) 允许的最大电平 调制谱性能 相对载频的偏移(KHZ) 瞬态 频谱 性能 相对载频的偏移(KHZ) 100 200 250 400 600~1800 400 600 1200 1800 +0.5 –30 –33 –54 –54 –23 dBm –26 dBm –32 dBm –36 dBm 9KHZ~1GHZ 1~12.75GHZ 935~960MHZ 250nW (–36dBm) 1?W(–30dBm) 4PW(–84dBm) 例:移动台 0.8W (29dBm) 1.发信机技术指标 (6)互调衰减 (7)相位误差 一个时隙内,相位误差的方均根应不大于5?,峰值小于20? (8)频率精度 0.1ppm(1?10–7) (1)灵敏度 (2)阻塞和杂散响应抑制 (3)互调响应抑制 (4)邻道干扰抑制 (5)杂散辐射 (1)灵敏度:静态–102dBm,BER10–5 (仅列举一个数据) (2)阻塞: 113dB?V (3)互调特性:70dB?V(–43dBm) (4)杂散抑制:70dB?V (5)杂散发射:9KHZ~1GHZ≤20nW(–57dBm) 1~12.75GHZ≤20nW(–47dBm) ? 2. 接收机指标 电路设计前,必须进行的三个方面的工作 依据:通信环境﹑通信距离﹑工作频段﹑调制方式等一系列因素 1. 合理确定接收机﹑发射机的整机指标 2. 将系统指标分配到各个单元模块,定出单元模块合理的指标值 分配原则: ① 根据各部件的物理可实现性, ② 根据每个部件的指标对整机的影响 3. 在选定了各模块的集成电路芯片后, 根据这些已定器件的指标验证整机的指标性能是否合格 3.系统指标分配与计算 系统指标的分配与计算 A SWH B LNA C BPF D MIX E BPF F PA AMP -2dB 15dB -6dB 5dB -5dB NF 2dB 2dB 6dB 12dB 5dB 10dB IIP3 (dBm) 100 -12 100 5 100 POW (dB) 0 -2 13 7 12 7 NF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复习程序.doc
- A第5.1章微波接头的等效网络讲课.ppt
-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微专题32等高程序.doc
- A第5.2章散射矩阵讲课.ppt
-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微专题45:高低压系统与天气程序.doc
- A第6.1章连接元件讲课.ppt
- 高考地理日照图11程序.doc
- A第一章原子结构讲课.ppt
- 中卫市常见园林树木总结.ppt
- A空间直角坐标系和方向讲课.ppt
- 澜起科技(6880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锦江在线(60065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经纬恒润(688326)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冠科技(00130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乐鑫科技(68801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康德莱(60398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京新药业(002020)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建新股份(300107)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健盛集团(60355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江苏神通(002438)公司2024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