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的抗癌武器就在你的体内——肿瘤自发性消退机制总结.docVIP

最强大的抗癌武器就在你的体内——肿瘤自发性消退机制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强大的抗癌武器就在你的体内——肿瘤自发性消退机制解读 【摘要: 肿瘤自发性消退是指未经治疗或缺乏足以影响疾病治疗手段的情况下,肿瘤部分或完全消失。Ryoko Ogawa今年4月在Oncology Letters发表了一例肿瘤自发性消退案例。从上个世纪开始,该类案例被陆续整理、报道,科学家也逐渐证实肿瘤自发性消退和人体自身免疫机制有重大关联,可具体机制仍不明确。今年7月,Stefani Sprangerl等学者发表于Nature的一篇论文似乎已经找到答案,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途径的激活会显著影响CD103+DC召集和T细胞基因表达。】 腺癌、肺癌不治而愈? 肿瘤自发性消退,指未经治疗或缺乏足以影响疾病的治疗手段的情况下,肿瘤部分或完全消失。2015年发表在ONCOLOGY LETTERS上的一篇论文(Oncol Lett. 2015 Jul;10(1):550-552)就报道了一起病人未经任何治疗的情况下,颈部肿瘤与肺部原发性肿瘤自发性消退的案例。 患者是一位65岁的男性,就诊于日本筑波大学水户医疗中心。就诊前两周内颈部左侧迅速增大,并且左臂伴随剧烈疼痛,患者烟瘾极大,没有家族或过往病史,身体检查显示白细胞数9800/μl,C-反应蛋白8.59 mg,细胞角蛋白-19片段5.3 ng/ml,CT扫描显示颈部左侧淋巴结肿胀增大,右肺有固体周边肿瘤且纵膈膜两侧淋巴结增大,颈部左侧肿瘤经皮吸细胞学、右肺上页经支气管活组织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低分化度非小细胞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然而在活组织检查一周后,颈部CT扫描发现颈部肿瘤自发性消退,肺部原发性肿瘤与纵膈淋巴结消退。其后,患者经历了椎骨与硬膜9级转移位点放射,没有对肺部原发性肿瘤与颈部肿瘤进行其他附加治疗。在第一次就诊2个月后,病灶持续减小并完全消失。 下图展示了自发性消退过程: 颈部CT扫描图:(A)第一次就诊时颈部左侧相当大的肿块,(B)1月后颈部左侧淋巴结自发性消退,(C)2月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几乎消失 胸部CT扫描图:(A)第一次就诊时显示右肺肿瘤,(B)1月后肺部肿瘤自发性消退,(C)2月后肺部肿瘤几乎消失 胸部CT扫描图:(A)第一次就诊时显示纵膈膜双边淋巴结肿大,(B)1月后纵膈淋巴结自发性消退,(C)2月后纵膈淋巴结转移几乎完全消退 尽管肿瘤自发性消退并不常见,但近年来也时有报道。一位61岁的男性患者,因周期性背痛就诊于德国纽伦堡医院,通过胸片及CT扫描确诊罹患单独边缘肺肿瘤,于1990年7月23日接受胸外科手术,发现一个等量横穿左肺上下两页的固体瘤(Ann Oncol. 1997 Oct;8(10):1031-9)。在此位置的活组织检查表明是未分化癌,随后执行了肺切除手术,切除了肿大的核心部位以及周边的分支淋巴结。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了4cm大小、周边的、异质的、部分坏死的大细胞及多型细胞肺癌,尤其是散播性鳞状细胞分化、浸润在肺胸膜上下肺叶之间的低分化腺癌。一个0.7cm的卫星状肿瘤被发现非常靠近主要的肿瘤块。15个肺门区淋巴结与多重分支淋巴结显示无转移浸润性。腹部CT扫描无任何异常。因此病人的疾病处于pT2、pNO、G3、MO、R0阶段,辅助治疗不被推荐。病人在1990年12月6日,因发生腹痛与右腹股沟无触痛肿块接受手术探查,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固体瘤。患者随后执行了一系列病理学实验室检测,ESR(45 mm/lh)、WBC(13.5/nl)、血红蛋白(11.4 g/dl)、血清γ-谷氨酸转肽酶(G-GT: 96 U/l,正常 25)、碱性磷酸酶(241 U/l,正常 200)。 1991年1月18日的CT扫描发现了完全浸润腹壁右直肌5x8x10cm的肿瘤块,并且从右腹股沟皮下组织延伸至腹膜腔,肝右页存在直径10cm的低密度肿块。病情十分严重并且发展极为迅速,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治疗手段看上去都已无力维持该患者的生命,因此肿瘤学家建议姑息性治疗,并通知了病人及其家属,提出服用止痛剂以及聘请家庭医生进行支持性家庭护理。 然而一切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1991年9月,医生们再次遇到这位许久之前业已病危的患者,他竟然已经奇迹般的康复了。病人没有接受任何常见的或是不寻常的肿瘤学治疗,并且由于他的斯多葛派主义,他没有服用任何先前医生规定的止痛剂。1992年3月2日,病人的体检表明此时其体能状态评级为0,并且没有任何CT扫描、胸片以及体格检查证明仍有肿瘤存在。后来,在1997年6月29日再次见到该病人时,他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并且仍然延续着良好的身体状况。 下图为CT扫描图: 1990年7月CT扫描显示左肺固体边缘肿瘤 1991年1月18日,腹部CT扫描显示右腹股沟区域浸润腹壁的固体肿块 1992年3月,腹部CT扫描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