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春地铁1号线09标
地质补勘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地铁1号线9标盾构项目经理部
2015年6月
目 录
一 3
1.1 编制依据 3
1.2 勘察目的 3
二 工程概况 4
2.1 总体概况 4
2.2 长~北~人盾构区间 4
2.3 参建单位情况 6
2.4 已有钻孔统计 7
2.5 原勘察报告对地质的描述 8
三 补勘方案 14
3.1 补勘方法 14
3.2 补勘钻孔布置及工作内容 16
3.3补勘的流程图 18
3.4补充勘察方案及技术要求 19
四、施工部署及工期安排 24
五、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5
5.1安全保证措施 25
5.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7
六、应急预案 27
一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城市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吉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定》(DB22/T367-2004);
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长春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长春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勘察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勘察编号为ZYDK-2009-GK051-008、010 );
8、《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招标文件》;
9、《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要求及统一资料标准》及设计院提供的详细勘察平面图、纵断面图。
10、现行国家或行业其它的相关规范、规程;
11、本项目设计图纸及勘察报告;
1.2 勘察目的
(1)在可研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细化、补充和完善,为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并提出工程建议与监测措施。
(2)查明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成因以及以及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评价其工程特性。
(3)查明场地内是否还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地质问题,并仔细检查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源、流向、承压水头、渗透系数、水质,了解地下水动态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5)根据场地和地震效应的岩土工程勘察,并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铁道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对场地内土类型,类别,进行分析评价。
二 工程概况
2.4.1 镇龙北站
2.4.2 镇龙北站~康大站
共布置104个钻孔(钻孔编号为:MZSZ3-KZ-01~MZSZ3-KZ-104,其中控制性勘探孔34个,均为取土试样孔、标准贯入试验孔,约占钻孔总数1/3;一般性勘探孔70个约占钻孔总数2/3, 均为标准贯入试验孔。具体位置详见附表康镇区间详细勘探阶段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2.5 原勘察报告对地质的描述
2.5.1 镇龙北站地质
表2-5 镇龙北站围岩类别列表
层号 岩土名称 岩层特性 开挖后的状态 围岩
类别 1 素填土 素填土 围岩极易坍塌 Ⅰ 3-1 粉细砂 含粘粒、呈松散状 不能自稳 Ⅰ 3-2 中粗砂 含粘粒、呈稍密状 无法自稳 Ⅰ 3-3 砾砂 含粘粒、呈稍密状 无法自稳 Ⅰ 4N-1 粉质粘土(软塑) 软塑状 无法自稳 Ⅰ 4N-2 粉质粘土(可塑) 呈可塑状,土质均匀,粘性较好 易发生变形、
无法自稳 Ⅰ 5H-2 花岗岩残积土 遇水易软化、崩解 围岩极易坍塌 Ⅱ 6H 全风化花岗岩 岩芯呈坚硬土柱状 围岩极易坍塌 Ⅱ 7H 强风化花岗岩 岩芯呈半岩半土状 自稳性好,但拱部易沿裂隙掉块坍塌 Ⅲ
1. 填土
本次初步勘察揭露的人工填土层主要为素填土,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局部为杂填土,含有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土质不均匀,孔隙性较大且层位不稳定。
2. 软土
本次勘察揭露到的软土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层或淤泥质土层,局部为河湖相沉积的淤泥质土层。该层属软弱土层,含水量高,在天然状态下呈流塑状,强度低,土层力学性能差,具高压缩性,透水性差。
3. 残积土、全风化岩及强风化岩
混合花岗岩:花岗岩分布区,接近地表的残积土因受水的淋滤作用,氧化铁富集,并稍具胶结状态,形成网纹结构,土质坚硬,而其下强度低于上部土段,再下由于风化程度减弱,强度逐渐增加。沿线花岗岩残积层、全风化、强风化层土质成分主要为砂质粘性土,局部为粘性土,土质的均匀性差。但残积土、全风
2.5.2 镇龙北站~康大站盾构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范本.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30篇及小学四年级英语作文.doc VIP
- 电梯安装工程管理重难点分析.doc VIP
- 2025年保安员资格证考试题库大全(答案附后面).docx
- 【高考必备】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五辑):考点六十三等效平衡Word版含解析[原创精品].doc VIP
- 米家小米智能门锁 E30使用说明书.pdf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说课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 第1课情感表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及提升策略.docx VIP
- 省优秀科组申报材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