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表面处理基础知识培训 MMP IE 2009.10.23 第一章 前 言 表面处理主要用途分为两大类: 装饰性表面处理: 如光亮电镀、多色处理氧化或电镀、花纹腐蚀处理等。 功能性表面处理: 如物理化学特性、电磁性能、光热特性、机械特性等。 第一章 前 言 v MMP运用以下几方面技术: 产品清洗除油——用浸泡或超声波方式去除产品表面上油污及金属屑; 钝化处理——六价铬钝化(AL1200)和三价铬钝化(ST650),以提高产品抗腐蚀性; 电泳涂装——电泳漆通过直流电移动,沉积在工件表面之上,烘烤后硬化成漆膜; 高压清洗——专用高压喷淋机器辅助清洗剂,冲洗产品表面油污及铝屑; 一、分类 ?除油主要分为: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和表面活性剂除油三类。 二、定义 v有机溶剂除油:原理是利用有机溶剂对油脂溶解特性,以去除油脂。 ?化学除油:利用碱溶液对皂化性油脂的皂化作用和表面活性剂对非皂化性油脂的乳化作用,除去工件表面上的各类油污。 v表面活性剂除油:主要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 第一章 前 言 表面活性剂除油: 主要是利用活性剂中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分散和乳化工件表面油污分子。示意图如下: 疏水基 油污分子 亲水基 金属 第二章 除 油 ?超声波除油:在碱溶液或有机溶液化学除油过程引入超声波场,可以强化过程、缩短除油时间,可彻底清除细孔和盲孔内的油污。 主要原理:超声波振荡的机械能可使溶液内产生许多真空是空穴。这些空穴在形成和闭合过程时产生强烈的振荡,对工件表面的油污产生强大的冲击作用,有助于油污脱离工件表面,加强皂化和乳化作用,从而加速除油过程并使除油更为彻底。 超声波频率选择:有深孔、盲孔和除油要求高的产品,一般选用高频低幅的超声波。 第二章 除 油 除油方法 特点 适用对象 有机溶剂除油 优点:除油快,一般不腐蚀工件。 缺点:除油不彻底;易燃、有毒;成本高。 形状复杂的小工件和有色金属及油污严重工件。 化学除油 优点:设备简单,成本低。 缺点:除油时间长,易腐蚀工件 一般工件 乳化除油 优点:成本低;易清洗;不腐蚀 工件 缺点:除油力度不强,时间长 油污简单且较轻的工件最终清洗 超声波除油 优点:除油速度快;可去除深孔盲孔内油污,常与乳化除油配套 缺点:投入成本高;耗电能。 精度要求高产品 第二章 除 油 项目 P3-SAXIN Isoprep 49L 生产商 德国 HENKEL 美国 Macdermid 药品状态 白色粉末 淡黄色液体 PH 配制后溶液12~14 8.0 主要成分 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15%l磷酸脂 30~50%硅酸钠 30~50%碳酸钠 Non-Silicated 工作条件 浓度:15~20g/L 操作温度:60~80℃ 浸泡时间:1~2min 浓度:50~250g/L 操作温度:60~65℃ 浸泡时间:4~8min 毒害性 无毒害,对皮肤无腐蚀 无毒害,对皮肤无腐蚀 第二章 除 油 异常现状 影响可能因素 产品表面除油不干净(产品表面有浅灰色斑或点) 1.除油时间过短 2.槽液温度过低 3.除油剂浓度过低 4.除油剂使用时间过长,受杂质污染 5.槽液浓度不均,(未开压缩空气搅拌) 产品表面发暗发黑,严重时,表面起粉。 1.除油剂浓度过高 2.槽液温度过高 3.浸泡槽液中时间过长 4.新配槽浓度不均(开压缩空气搅拌) 产品表面或深孔有白色粉末物 1.清洗不彻底,清洗剂残留在产品表面 2.清洗水过赃(水中清洗剂含量高) 第二章 除油工序常见故障 第三章 酸 蚀 v酸蚀作用: §中和去除产品表面碱性物质及氧化物,减少碱性物和氧化物残留,防止产品发霉,增强光亮度。 §在产品表面形成氧化膜薄层,防止产品短期变色。 §有效去除产品表面杂物,增强后处理(如钝化、电镀、喷涂层)的结合力。 项目 D395H缸 HX-357缸 活化缸 生产商 HENKEL公司 HENKEL公司 SurTec公司 药品状态 无液体 无液体 无液体 PH 1.0~1.4 (配制后) 1.0~1.4 1.0~1.4 浓缩液主要成分 30~50%硫酸+表面活性剂 30~60%硫酸+1%氢氟酸+活性剂 配制浓度:20g/L 5~10%硫酸+2%309 工作条件 浓度:35~40g/L 温度:常温 时间:1~2min 浓度:15~30g/L 温度:32~54℃ 时间:2~10min 5~10%硫酸+2%309 温度:常温 时间:2~10min 毒害性 无毒害,对皮肤无腐蚀 对皮肤有轻微腐蚀 无毒,有较强刺激性气味 第三章 酸 蚀 配 方 异常现状 影响可能因素 产品表面发黑 1.浸泡时间过长 2.槽液温度过高 3.除油剂浓度过高 盐雾测试效果差 1.酸腐蚀时间不够 2.槽液温度过低 3.浓度过低 第三章 酸蚀工序常见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变频器的运行剖析.ppt
- 层流手术室的维护与管理剖析.ppt
- 变频器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剖析.ppt
- 层燃炉(链条炉)低氮燃烧改造技术剖析.pptx
- 变频器谐波治理剖析.ppt
- 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概念剖析.ppt
- 变式教学剖析.ppt
- 曾德芳-常见心电图诊断剖析.ppt
- 曾谨言量子力学第一章剖析.ppt
- 变速器与分动器剖析.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