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理
第二章 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一、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一)大地构造
1.大地构造格局的特点
(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2)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的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
(二)地势
⒈ 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地势意义:名称 省、区范围 主 要 特 征 青藏高原 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 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 我国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黄土高原 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 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沟壑。 云贵高原 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地表崎岖不平名 称 范围 主 要 特 征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和最大内流河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天山之间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之间我国地势最高盆地,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四川盆地 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润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名 称 范围 主 要 特 征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 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平原,黑土深广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 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 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面积最大
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1)分支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北部把冬季风分化为两支:一支形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分支气流形成于 10 月,次年 4-5 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2)屏障作用:
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
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 留、减弱,甚至消亡。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
东侧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
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
流。
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最明显的地理格局影响就是:导致我国众多大江大河都是由西向东或东南方流,因为青藏高原的海拔关系。
还有就是青藏高原让我国东部的气候更适宜,因为它的存在我国东部就变成处于高原和海洋之间,这样格局是好的地理气候格局。夏天吹东南季风没有阻挡。
还有就是青藏高原能有效制止西南季风北上,这样会给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带来丰富迎风坡降雨。
水热结构
1.气温与温度带
我国版图纵跨赤道,经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中温带,直到寒温带,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别,特别是东部表现更为明显,温度基本上自南向北降低。季风的更替使这种温度变化表现更为复杂。
(1)冬寒冷夏暖热: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夏季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2)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3)年较差由南往北加大
(4)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偏低
2.降水与干湿地带:
(1)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8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
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六盘山、巴颜碦拉山、冈底斯山
(2)受地形影响显著: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华北——春旱夏雨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雨、梅雨、伏旱型;
青南、藏东、川西和云南大部及华南——冬春旱、夏秋雨型;
青藏高原西部——夏雨集中型;
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全年多雨型;
东北东部地区——夏秋雨型;
西北内陆—全年干旱型
(4)降水变率大(季风性气候导致)
三、自然地带
(一)土壤—植被地带
1.土壤地带:
(1)土壤水平地带性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事历的意义及编排1解释.ppt
-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解释.ppt
- 行为安全审核13-8-26CH解释.ppt
- 胡涛化学与社会02元素解释.ppt
- 高中物理2-6-1行星的运动教程方案.ppt
- 高中物理3.7专题:共点力平衡问题、动态教程方案.ppt
- 胡铁生-微创新教学设计助推翻转课堂解释.ppt
- 行为导向教学法解释.ppt
- 行为金融学百度解释.doc
- 高中物理3-4专题教程方案.docx
- 物理(云南卷)(考试版A4) .docx
- 广州花都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七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广州花都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物理(云南卷)(考试版A4).docx
- 广州天河区2024-2025学年牛津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docx
- 坐标测量机试题及答案.docx
- 地形数字测绘试题及答案.docx
- 地铁服务试题库及答案.docx
- 花店与茶馆合作合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