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脱碳吸收塔设计
目录
1 概述 3
2 工艺说明 3
2.1 工艺简介 3
2.2 物料性质 3
2.3 工作温度 4
2.4 工作压力 4
2.5 尺寸参数 4
2.6 其他说明 4
3 机械设计 4
3.1 材料选择 4
3.2 结构设计 4
3.3 设计计算 4
3.3.1 设计参数 4
3.3.2 塔径的计算 5
3.3.3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5
3.3.4 气体和液体的进出口直径 5
3.3.5 封头厚度的计算 5
4 零部件选型 6
4.1 填料支承装置 6
4.2 液体喷淋装置 6
4.3 液体再分布装置 6
4.4 填料压板和床层限制板 6
4.5 填料卸出口 7
5 总结 7
6 参考文献 8
1 概述
本次课程设计是关于化工机械和设备一次过程考核,目标是借助工具书完成满足工艺需求的化工机械和设备设计或选型,是对化工机械和设备这门课的学习的一次总结,能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更好地提升了我们的自主学习得能力。
而此次的课程设计目标是通过查阅各种资料阅读各种文献来设计出一项有利于工业生产的作品。而我们要通过小组的共同协商作业,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经过周密计算按照工业设计的基本格式要求来完成这次的设计。
此次的设计内容包括工艺参数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确定、相关计算、零部件选型等。
2 工艺说明
2.1 工艺简介
在合成氨生产中,由于制气原料主要碳和含碳化合物,经制气和一氧化碳变换后,变换气中除含有对氨合成有用的氢气等,同时还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对氨合成有害的杂质组分。在这些杂质组分中又以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如在生产过程中,不及时将二氧化碳从变换气中除去,将会使后续工序无法正常进行。
脱除原料气中大量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化学吸收法、物理化学法和物理吸收法。本次设计中主要运用物理吸收法。
2.2 物料性质
碳酸丙烯酯脱除CO2到五十年代才有较系统的报导, 它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 而且原料易得, 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碳酸丙烯酯为环状有机碳酸酯类化合物,在常温下为略带芳香味的液体,纯净时无色透明,分子式为C4H6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2.9㎏/kmol,密度略大与水。它对二氧化碳、硫化氢及一些有机硫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而对氢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氧气等的溶解度要小得多。用碳酸丙烯酯作为吸收剂来吸收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与其他脱碳方法相比,在净化度相同的情况下,也以碳酸丙烯酯法的能耗和可比操作费最低。
2.3 工作温度
此填料吸收塔一般工作温度为常温。
2.4 工作压力
填料塔的一般工作压力为常压
2.5 尺寸参数
设计填料吸收塔的高度为6m,选取直径为600mm。
2.6 其他说明
物料经过化学反应后所得到的产物,常与未反应物、副反应物混合在一起,若为气态混合物也可以用用吸收方法加以分离,例如石油馏分裂解生产出来的 乙烯、丙烯,还与氢、甲烷等混在一起,可用分子量较大的液态烃把乙烯、丙烯吸收,使与甲烷、氢分离开来;分离过程也是获得一定组分的过程。
3 机械设计
3.1 材料选择
综合考虑设备的强度和刚度、介质的腐蚀性及选材的经济性,按照设计参数,设备壳体材料选用Q????5R+S??160??复合钢板,开孔补强采用厚壁管整体补强,DN??00?mm以上的接管材料为16MnⅡ锻件堆焊奥氏体不锈钢,DN??00?mm以下的接管采用S??160??Ⅱ锻件。
3.2 结构设计
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包括进出口、液体分布器、填料压板、液体在分配器、填料支承板
3.3 设计计算
3.3.1 设计参数
进入系统的变换气量:25000 N/h,设计温度、压力条件 t=32℃,p=2.5MPa,吸收塔顶出口净化气中CO2 0.6%,入吸收塔再生后的PC含CO2 2 。
3.3.2 塔径的计算
塔径的计算公式:[4]
其中:Vs-气体体积流量,m3/s;
u-适宜的空塔气速,m/s
塔径的计算分为两个步骤:确定空塔气速,计算塔径D。
3.3.3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通式为: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此次设计中CO2在PC中溶解度相对较小,可近似作液膜控制系统则:
其中:Z-填料层高度,m;
HOL-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NOL-液相总传质单元数;
Kxa-液相的体积吸收总系数,kmol/(m3·s);
X*-液相平衡浓度,摩尔比;
-塔截面积,m2
塔截面积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五水共治中考精品热点.doc
- 浙江七上中考地图精品练习.doc
- 浙江省浙江理工大学考点单招校考学校历年考题.doc
- 浦东图书馆续借.doc
- 浴霸安装多少钱 浴霸价格.doc
- 浴霸安装多少钱.doc
- 海扶医疗科技产业基地“两防”专项方案.doc
- 海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海南地理测试题.doc
- 海洋渔业船舶安全通讯设备核查登记表.doc
- 2023内蒙古白音华蒙东露天煤业有限公司五年固定期限用工招聘2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中国光学三维测量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云南陆良圣洁果蔬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中国备用电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中国GSM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专用测试仪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串列设备连网伺服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华录集团下属公司北方华录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