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星系

第十一章 星系 ---组成宇宙的基本单元 §11.1 星系的宇宙学红移 §11.2 引力透镜现象 §11.3 活动星系与活动星系核 §11.4 AGN的超大质量黑洞吸积图像 §11.5 星系中心的黑洞 §11.1 星系的宇宙学红移 1912-1920年,V. M. Slipher通过测量旋涡星系谱线的Doppler位移发现绝大多数的星系具有谱线红移,即它们正在远离银河系。 1929年Hubble与Humason发现由星系谱线红移得到的星系退行速度V与星系的距离D成正比,称为哈勃定律 V=H0×D 其中哈勃常数 H0=57-73 kms-1Mpc-1 哈勃定律的意义 哈勃定律反映了宇宙的膨胀 由宇宙膨胀引起的星系的谱线红移称为宇宙学红移 (cosmological redshift)。 星系的距离D=V/H0 如果宇宙的膨胀是均匀的,可以确定: 宇宙的年龄 t=D/V=1/H0 星系的退行表明在过去它们必定离得很近,宇宙膨胀的起点是什么? 利用星系红移测量星系的距离 §11.2 引力透镜现象 引力透镜——引力场源对位于其后的背景天体(如类星体)发出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会聚或多重成像效应。 当引力场源、目标源与观测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引力透镜表现为爱因斯坦环。 Einstein十字:引力透镜引起的四重像 通过研究星系团对背景类星体或星系产生的引力透镜,可以得到星系团内的(暗)物质分布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的信息。 1. 赛弗特(Seyfert)星系 美国天文学家赛弗特于1943年首先发现一些旋涡星系具有不寻常的亮核和发射线,赛弗特星系因此而得名。 具有极亮的星系核,有很强的红外和射电非热辐射(~1043-1045 ergs-1)。 一些赛弗特星系有很强且宽的H和重元素的发射线。 由发射线的宽度得到电离气体的运动速度达104 kms-1 . 根据发射线宽度的不同,赛弗特星系可以分为I型和Ⅱ型两类。前者同时具有很宽的H线和相对较窄的电离金属线,后者仅有窄线。相应的Doppler运动速度分别为~104 kms-1(宽线区)和≤103 kms-1(窄线区)。不同类型赛弗特星系的差别可能是由于观测者位置的不同引起。 光变时标为几个月→致密核 赛弗特星系的活动性可能与星系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2. 类星体(Quasars) 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射电源中,有些光学视形态类似于恒星,无法分解,但光度可达银河系的10000倍以上,显然不属于恒星,因而被称为类星射电源,简称类星体。 光谱中有强而宽的未知发射线。 1963年Maarten Schmidt证认出它们实际上是红移了的H和其他元素的发射线。 通常认为这种红移是由宇宙膨胀的多普勒效应引起。 类星体3C 273的红移表明它的退行速度达到4.4×104 kms-1 →距离~660 Mpc。 目前观测到的类星体最大红移达到6。 类星体实际上是活动星系核。 3.其余活动星系还有: 射电星系 蝎虎(BL Lac)天体 等。 4. 活动星系的特征 (1) 高光度 (2) 非热连续辐射 正常星系: 黑体辐射,极大值在光学波段,辐射主要来自星系内的恒星 活动星系: 热辐射(红外)+ 非热辐射,极大值在远红外波段 (3) 快速光变 光变时标:几小时-1年 (4) 特殊形态 亮核、喷流、不规则形态 活动星系主要特征的比较 射电星系 赛弗特星系 蝎虎天体 类星体 光学形状 椭圆 旋涡 不明 类星 射电形状 喷流与双瓣 核区有弱辐射 核区有弱辐射 喷流与双瓣 连续谱 非热辐射 + 热辐射 发射线 宽 宽与窄 无(弱) 宽与窄 谱线红移量 0.01-0.3 0.003-0.06 0.05-0.4 0.2-4 吸收线来源 恒星 无 无(?) 前景气体云 5. 关于活动星系的其他特点 在所有的星系中活动星系所占的比例很小,约2%。星系的距离越远,活动星系的比例越大。 绝大部分活动星系是椭圆星系。 活动星系的高光度反映出它们的寿命很短,因此不可能独立成系,可能是正常星系的某个演化阶段。 §11.4 活动星系核的理论模型 1.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 活动星系的特征 高光度。 非热连续辐射。 快速光变 ? 辐射源大小 1 pc。 特殊形态(亮核、喷流)。 宽发射线 ?辐射源内气体高速运动。 理论模型 星系的活动性源于星系的核心区域(活动星系核)超大质量(106-1010 M⊙)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