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电摄影课 一 主讲人 :张忠 单反相机的进化历史 1861年,英国人托马斯.萨顿(Thomas Satton)则发明了具有相似结构的,于摄影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装置有45°角反光镜的照相机 1936年,Ihagee公司制造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相机Kine Exakta(国内翻译为爱克山泰)。 Kine Exakta,1938年上市 五棱镜的出现 五棱镜是一个用一整块玻璃切削而成的有5面反光面的棱镜,用以把光束折射90度。光束在棱镜内反射两次,可以把影像的左右颠倒过来,这个结构被称为五棱镜眼平取景器 五棱镜的光路 取景器的视野率 五棱镜的反射视野率是100%的,不过限于成本和机内空间还有产品的市场定位等等原因,大多数单反相机的视野率并不会做到100% 取景器视野率也是区分专业和准专业机身的一个标杆 1949年,东德蔡司(CZJ,carl zeiss jena,也叫耶纳蔡司)生产了第一台固定五棱镜平视取景单反相机Contax S(1949-1951年在产),它最终确立了135单反相机的典型结构,一个镜头,有一个反光镜,然后有一块五棱镜将光路回转了一下,一方面将俯视光路变成平视,另一方面将取景的像左右正过来(俯视取景的时候像是左右相反的),至此,单反相机的标准结构已经确立了。 即使是目前最先进的35mm数码单反相机也依然维持了这个基本的结构。 反光镜即时回弹技术 直到1954年Pentax做出了 Asahiflex IIb,才有了第一部的反光镜即时回弹单反相机,这样,135单反相机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快门的发展 快门是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相机通过控制快门的开启时间来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 按照安装位置来分的话, 镜间快门(leaf shutter) 焦平面快门(focal plane shutter), 按照行走方向来分 纵走快门 横走快门 按照快门材质来分 布帘快门 钢片快门 总体来讲,没有在单反上用镜间快门的,横走快门和布帘快门的速度很难做到太高。 因此,现在的顶级机身上已经是纵走焦平面快门一统天下,至于快门叶片的材质则从早期的钢片发展到蜂窝钛合金片,再到现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整个一个材料科学的发展缩影。 焦平面快门的工作原理 焦点平面帘幕快门位于照相机焦点平面前方,它的作用是在未曝光之前遮挡光线,使胶片不见光;在曝光时控制胶片的有效曝光时间。快门一般是装在机身上的独立部件,便于装配和维修。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的制作材料有钢片和铝合金,也有采用塑料及合金复合式材料。快门由两层帘幕、电磁释放装置和减震装置组成,两层帘幕分别称为第一帘幕(或前帘)和第二帘幕(或后帘)。每一层帘幕由数片(一般为4至6片)非常平直的小薄片相叠而成。这些小薄片在杠杆的控制下,即可以迅速展开,又可以彼此灵活地重叠在一起。展开之后,其相邻的小薄片之间始终仍有一部分彼此相重叠,因此相邻部位始终不会漏光。 焦平面快门的工作原理 在未曝光之前,只有第一帘幕展开,挡住未曝光的胶片;而第二帘幕则是重叠收缩,位于胶卷片窗的底部.(在手动卷片的单反机中,未上快门之前是两层帘幕都挡住未曝光的胶卷;进片及上快门之后,才是一层帘幕挡住胶卷)。曝光时,第一帘幕向上收缩,使胶片暴露在成像光线下进行曝光。当设定的快门速度低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完全收缩到头后,第二帘幕经过一定时间的延迟后(延迟时间视快门速度大小而定)才开始展开。当设定的快门速度高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未收缩到头时,第二帘幕就开始展开,两片帘幕之间形成了一条宽度小于24mm的裂缝,该裂缝以一定的纵走速度扫过胶卷平面,使胶卷曝光。曝光结束时,第一帘幕完全叠合在片窗上方,第二帘幕完全展开,将片窗遮严。在进片过程中,第一帘幕展开后,第二帘幕再收缩,为下一次曝光做好了准备。 佳能 佳能 尼康 单反相机的原理和结构 数码单反生产影像的过程 数码单反相机的核心部件 快门 感光元件 CCD 尼康 CMOS 佳能 SUPER CCD 富士 X3 CMOS 蜂窝技术 马赛克技术 适马 镜头 焦距 镜头的焦距(Focal Length),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理论上的定义为:无限远的景物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光学中心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其光学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变焦镜头来说,镜头的光学中心的变化带来镜头焦距的变化。 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1、镜头焦距与视角成反比。焦距长,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摄取较大的景物;焦距短,视角大,意味着能近距离摄取范围较广的景物。 2、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焦距长,景深小,意味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MS软件:Siemens Traffic Management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JS-001-02-03-01技术状态纪实报告.doc VIP
- 英语常见短语全.docx VIP
- 报检单模板模板.doc VIP
- 北京东1100kV GIS技术交流20150720.pptx VIP
- TMS软件:Siemens Traffic Management二次开发_(5).交通信号控制逻辑定制.docx VIP
- 变电站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竞赛理论知识题库.doc VIP
- 幼儿园社会治安最小应急单元工作方案.docx VIP
- T_CQJR 013—2024(绿色债券信息披露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