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种建筑材料受到的主要破坏 砖、石料、混凝土等矿物材料,多是由于物理作用 而破坏,也可能同时会受到化学作用的破坏。 金属材料主要是由于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 木材等有机质材料常因生物作用而破坏。 沥青材料、高分子材料在阳光、空气和热的作用下 会逐渐老化而使材料变脆或开裂。 耐久性是一个综合性性能,包括抵抗上述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 耐久性主要包括: 抗渗性 抗冻性 抗腐蚀性 抗碳化性 抗侵蚀性 抗碱骨料反应 耐久性 抗渗性 抗碳化性 抗碱骨料 反应性 抗腐蚀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耐久性指标 材料的耐久性指标是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来决定的。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耐化学腐蚀性等。 例如:处于冻融环境的工程,所用材料的耐久性以抗冻性指标来表示。处于暴露环境的有机材料,其耐久性以抗老化能力来表示。 定义:是指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全寿命周期中要有较低的环境负荷,包括生产中废物的利用、减少三废的产生,使用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弃时有较高可回收率。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国家制订了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以及关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10项国家标准,提出了有关控制要求,并已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环境协调性 本章小结 主要内容: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耐久性等 重点 掌握各种密度、空隙率、孔隙率、密实度和填充率的概念、计算式、测定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强度公式、计算式及影响因素 掌握与水有关的各种性质的概念、计算式。 难点: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例如,根据材料的孔、孔隙率及 其构造分析判断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耐久 性等。 The end of this Part. Thanks ! * 7.? 腐朽性 定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酸、碱、盐以及真菌等各种腐蚀介质作用,在材料内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使材料逐渐受到损害,性能改变,力学性质降低,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材料彻底破坏的现象。 原因:引发种类很多,因材而异。 措施:措施很多,最常见是涂层法。 能源紧缺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建筑行业是个耗 能大户,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节能建筑材 料,其中包括墙体节能、屋面节能和门窗节能。 建筑节能 保温材料 热工性质 导热性 热容量 六、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导热性 定义:当材料两面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从材料一面通过材料传导至另一面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导热性。 指标:导热系数 λ 式中 λ——导热系数,W/(m·K);Q-传导的热量,J;d—材料厚度,m; F——热传导面积, m2;Z一热传导时间,h(t2-t1)-材料两面温度差,K 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别很大,常见建筑材料的导热系 数范围是0.035~3.5 W/(m·K),工程中通常把λ<0.23 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 工程意义:判断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λ↑传热越↑保温性↓) 物理意义:导热系数为单位厚度(1m)的材料、两面温度差为1 K时、在单位时间(1s)内通过单位面积(1㎡)的热量。 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化学组成不同的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同,所以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也不同。 如:一般情况下,导热系数的大小为: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有机材料 影响导热性的因素: 孔隙率和空隙构造特征 P↑,导热性↓,原因是静止空气的λ<一般材 料的λ。 P一定时,随着连通孔和粗孔的增多,λ↑,因为若孔隙 粗大或贯通,对流作用加强,λ↑。 材料的湿度和温度 材料受潮后,λ↑,导热性↑,保温隔热性↓(λ水>λ空气) 材料再受冻,λ进一步↑,保温隔热性进一步↓(λ冰>λ水)。 棉袄浸水后保暖性变差? 孔多的材料保温性能好? 热容 定义: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它以材料升温或降温时热量的变化来表示,即热容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Q——材料的热容量,KJ M——材料的质量,Kg C——材料比热容,KJ(Kg.K) t1-t2——材料受热或冷却后的温差,K 热容 C:比热容,真正反映不同材料间热容性差别的参数,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测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热量释放量,由下式求出: 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材料,在温度每改变1K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大小。 一、材料的强度 二、弹性和塑性 三、脆性和韧性 四、硬度和耐磨性 第三节 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强度 1.强度 材料的强度是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物联网系统安全PPT教学课件.pptx
- 慢性肾脏病5期贫血.pptx VIP
- 脑电图试卷.(DOC).doc VIP
- FLOW-3D软件Cast铸造模拟介绍.ppt VIP
- 三上《朝读经典》.pdf VIP
- NB∕T 31011-2019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pdf
- 1.1 常见的植物(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2025.ppt
- 全身不同部位推拿按摩.pptx VIP
- 2021版ESD静电防护工程师及内审员培训课件(ANSI-ESD-S20.20-2021).pdf VIP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