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4镍基超合金
CH2.1镍基超合金的成分和微结构(上)
一.介绍
面心立方结构;对许多合金元素有高的溶解度;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多种手段强化。图
镍基超合金应用:航空燃气轮机、复式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排气阀)以及高温作业工具、压模和蒸汽发生器的连接螺栓。
二.组成、微结构和性质
对于大多数零件,通过固溶体强化结合、有序金属间化和相的沉淀可以获得高温强化。氧化物颗粒或者碳化物可以获得更多的好的特性。
1.镍基合金中的元素
一些有代表性的镍合金的组成列于下表:
元素 影响 铬 抗氧化和热腐蚀,固溶体强化 钼、钨 固溶体强化,形成M6C碳化物 铝、钛 形成γ’Ni3 (Al,Ti),淀积硬化,Ti还可以形成MC碳化物,Al增强抗氧化性 钴 提高γ’的固-溶相线温度 硼、锆 通过增加延展性提高断裂寿命,B还可以形成硼化物 碳 形成MC,M7C3,M23C6碳化物 铌 形成γ’Ni3Nb淀积硬化,形成δ正交Ni3Nb,形成碳化物 钽 固溶体强化,形成MC碳化物,增强抗氧化性 铼 提高蠕变强度,抵抗环境影响,可以参与γ’ 铪 形成MC碳化物,提高晶界延展性,增加共熔的γ/γ’的体积比例,提高抗氧化性,提高抗热腐蚀性 (1)要获得增强和抗氧化性,铝是镍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
(2)要获得抗热腐蚀性,是铬。铬带来对合金的弱化作用。因此,当早期的时候,超合金中包含多达20%的Cr,现代超合金更多的是包含大约10%Cr。
大多超合金包含8种或者更多的元素,每种元素有特定的关于强度、合金稳定性或者环境抵抗性方面的作用,往往要考虑折衷。
它们分为三类:各方等大的、直接固化的和单晶。一般每种溶质元素提供一种以上的作用。有害的元素诸如硅、磷、硫、氧或者氮必须通过合适的工艺来控制。在主要部件中,其它微量元素(例如硒和铅)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大多数镍基超合金包含10-20%的铬来保护表面,多达8%的铝和钛结合来保持强度,还有5-10%的钴和少量的硼、锆和碳,后三者提高高温下抵抗晶界断裂的能力。其它常见的添加元素有钼、铌、钨、铊和铪,这些元素扮演双重角色:起强化作用的溶质和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另外,铬和铝是提高表面稳定性所必需的,它们分别形成Cr2O3和Al2O3。
2.镍基合金中的相
在超合金中,是否达到希望的特性很大程度上依赖γ’相的数量、尺寸、形状以及碳化物的分布。在多晶中晶界上存在硼和锆可以进一步提供高温下的强度。
镍基合金中出现的主要相如下:
相 晶体结构 晶格参数(nm) 典型例子 γ’ fcc 纯Ni3Al:0.3561
Ni3(Al0.5Ti0.5):0.3568 Ni3Al
Ni3(Al,Ti) η hcp a0=0.5093
c0=0.8476 Ni3Ti γ’’ bct a0=0.3624
c0=0.7406 Ni3Nb Ni3Nb(δ) 斜方 a0=0.5106-0.511
b0=0.421-0.4251
c0=0.452-0.4556 Ni3Nb MC fcc a0=0.430-0.470 TiC、NbC M23C6 fcc a0=1.050-1.070 (Cr,Fe,W,Mo)M23C6 M6C 立方 a0=1.085-1.175 Fe3Mo3C M3B2 四方 a0=0.560-0.620
c0=0.300-0.330 Ta3B2
Nb3B2 Laves 六角 a0=0.475-0.495
c0=0.770-0.815 Fe2Nb σ 四方 a0=0.880-0.910
c0=0.450-0.480 FeCr
FeCrMo (1)γ基体(γ)。Fcc镍基相,常常含有高百分比的固溶体元素,诸如:铬、铁、钴、铼、钼和钨。所有镍基合金含有这种相作为基体。
(2)Gamma Prime(γ’) 加入足够数量的铝和钛沉淀出有序Fcc γ’,Ni3(Al,Ti)。与奥氏体γ基体完全共格。其它元素,尤其是铌、铬、铼和钛也进入γ’相。需要这种相来保持高温下强度和抵抗蠕变。
(3)Gamma double prime(γ’’)。在铁存在的情形下,镍和铌结合,形成bct[1]Ni3Nb,与基体共格但引入大量失配应力。在低温到中温区,这种相提供很高的强度,但在高于大约815℃时不稳定。可以用铊替代部分或全部铌来提高性质。
(4)碳化物。碳加入到0.05-0.2%的数量与钛、铊和铪等反应元素结合形成MC碳化物。在热处理或热工作条件下这些趋于分解和产生其它的碳化物,诸如:M23C6和/或者趋于产生于晶界上的M6C。碳化物在除单晶之外的所有超合金中存在。它们仅提供间接强化。
(5)晶界γ’。在较强的合金中,热处理或者工作在暴露条件下会沿着晶界产生一层γ’薄膜。这可以提高抗腐蚀特性。
(6)硼化物。硼隔离在晶界上,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