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研讨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府(新疆) 清兵进入伊犁 (六)西藏 A、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B、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册封达赖、班禅 2、设置驻藏大臣: 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实施金瓶掣签制度: 一是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 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 清朝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大师”的意思。 拉萨的布达拉宫 西藏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 ▲清朝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的金印印文 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 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 班禅是梵文“班智达”(意为博学)和藏文“禅波”(意为大)的简称。额尔德尼意为“珍宝”。 西藏历代班禅的驻地。 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 汉佛堂正殿挂着清朝乾隆皇帝身穿袈裟 ,手端法轮的大幅画像。像下立有道光皇帝的牌位,上写有“道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文字。每逢皇上下诏,班禅接旨受封后要在皇帝牌位前叩首谢恩。 汉佛堂偏殿有清朝驻藏大巨与班禅的会晤堂。 清圣祖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金印及印文(1713年) 清政府特赐一金瓶,当寻认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派真正有学问之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正式认定。 如果找到的灵童仅只一名,也须将一个写有灵童名字的签牌,和一个没有名字的签牌,共同放置瓶内,如果抽出没有名字的签牌,就不能认定已寻得的儿童,而要另外寻找。这些都是清帝为了不使护法弄假作弊。 金瓶掣签制 ○你认为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 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明成祖 土司制度 明朝初年 改土归流 清朝雍正 (七)西南 改土归流: 土----土司(少数民族的官职) 流----流官(中原地区的官职) 中央派“流官”代替少数民族的“土官”,实行与中原地区一样的行政制度。 改土归流 改用流官代替土司,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意义 (八)其他 ●阅读P6最后一段,思考:清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 1、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宏伟的喇嘛庙。 2、清朝统治者经常在夏季前往避暑山庄和附近的木兰围场,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与他们联络感情。 ●这说明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政策主要靠什么政策? 明 朝 修 清朝时,一位守关的将军收到下属的报告,说长城有一段已经损坏,需要修理,然而这位将军却说:“长城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想当年太宗率领大军进军中原,入关时城门大开,大军长驱直入,灭了明朝政权。长城根本未起丝毫作用。国家只要强盛了,根本就不用害怕敌人的进犯。” 长城 清 朝 形胜固难凭, 在德不在险。 ——康熙皇帝   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上。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处由古典皇家园林和御用寺庙相结合的大型古建筑群,是清朝规模最大的一座行宫。它综合表现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建筑艺术和宗教艺术,具有十分独特的文化价值。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 230公里,是中国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有“夏宫”之称。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它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其中,避暑山庄周围的寺庙群,占地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原有寺庙11座(现存7座)。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这些庙宇金碧辉煌,规模宏大,建筑精湛,宏伟壮观,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而建。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的寺庙 普陀宗乘之庙 (仿西藏布达拉宫修建。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的汉译) 俗称“小布达拉宫”,建于乾隆三十二年,作为庆祝乾隆皇帝六十寿辰时蒙古和土尔扈特王公进贡朝贺之所。西藏达赖喇嘛到热河觐见时多居此处。 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这些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的寺庙的用意是什么? 接见……联络感情,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清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态度是什么? 乾隆帝: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怀柔”的民族政策 以德服人 避暑山庄与一般的避暑胜地相比有什么不同?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