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鉴课件 .ppt

201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鉴课件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鉴课件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象征: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解析】 咏物之作,意在借物以寓情,托物以言志,此诗并非泛泛的咏蝶之作,而是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史载刘孝绰自幼聪颖,然恃才傲物,一生仕途坎坷。此诗前六句描摹素蝶形象,末二句以素蝶口吻表白情感,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技巧点拨 答题步骤: 1.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词、曲)中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托物言志要阐明“物……志”所指的内容,象征要指明象征意义) 3.阐明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三、描写手法的考查 诗歌中主要考查侧面描写中的动静结合、渲染、烘托、白描、虚实相生等。 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写静等手法。 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烘托:“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白描: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直接描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虚实相生:实写就是正面描写,写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虚写就是侧面描写,写想象中的景象,写所感。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下两片的前两句均为眼前景(事),为实写;后两句均为想象中的景(事),为虚写。 例3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答案】 ①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②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技巧点拨 答题步骤 1.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描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描写的。 3.说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四、抒情方式的考查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接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爱憎情感。 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寄寓、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常情况下“景”和“情”产生的美感是一致的,美景抒乐情,恶景抒哀情,但诗歌鉴赏中还经常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目的是让“哀情”更悲。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3.情景交融:把作者的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景中有情,情中带景,情景融为一体。 4.托物言志:借助自然界中的某一物象所具有的特征,来表现作者的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象带有人物化的色彩。 5.用典抒情:剪接典型故事,借助典故来抒发情感,来讽喻时政。 6.借古喻今: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当朝。“借古”是手段,“喻今”是目的。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化网)为您整理 【解析】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凤凰”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阮籍以隐约曲折的诗风著称,此诗犹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