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翻译简史第四章研讨
第四章 翻译与宗教(中):西方的圣经翻译 第一节 早期圣经翻译与基督教的传播及其权威地位的建立 一. 西方圣经翻译的三个主要时期 1. 早期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8世纪); 2. 宗教改革时期(16、17世纪); 3. 现代时期(19、20世纪) 二. 基督教的传播与建立从一开始就与翻译有密切的关系 1. 早期基督教会将希腊文圣经《七十子希腊文本》作为其宗教经典。 2. 《新约》一开始就以希腊文写成 三. 早期圣经译本及译者 1. 《七十子希腊文本》(The Septuagint) 1) 《七十子希腊文本》产生原因 犹太人流散到各地,其后裔开始讲当地的语言,犹太教为了向犹太人宣教,开始用当时当地主要的语言部分或全部翻译圣经。 (1). 阿拉姆语版《旧约》主要部分《摩西五经》; (2). 希腊语版《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抑或《七十二子文本》、《七十贤士译本》) 2)《七十子希腊文本》翻译的记载 (1)记载出处:《阿里斯狄亚书简》(Letter of Aristeas, 公元前2世纪) (2)记载内容 犹太大主教埃里扎尔(Eleazar)应托勒密二世(Ptolemy II Philadelphus, 285—246B.C.)的要求,从十二个犹太部落中的每个部落召集六名学者,来到当时的文化和贸易中心亚历山大城开始翻译《旧约》。 3)《七十子希腊文本》翻译进程 公元前3世纪中期首先《摩西五经》(Torah)译完; 其余部分公元前2世纪译完。 4)翻译组织形式 集体翻译:72人分成36组,每组2人;各组分别翻译,最后各组集合对比。 5)《七十子希腊文本》的使用 最初为犹太教会使用;1世纪,基督教渐渐开始传播。基督教会形成期间使用的语言是希腊语,并将《七十子希腊文本》作为宗教经典。犹太教神父认为基督教使用《七十子希腊文本》是对圣经的误用,于是停止使用《七十子希腊文本》。此后,古拉丁语、科普特语、古埃塞俄比亚语、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斯拉夫语及部分阿拉伯语的《旧约》译本都是以《七十子希腊文本》为原本译出。 6) 《七十子希腊文本》翻译的特点 (1)它开了翻译史上集体合作的先河。集体翻译可使译文的准确性有所保障。 (2)由于72名译者都不是希腊人,而是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因此尽管希腊语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用语,但他们毕竟不是在希腊,周围非希腊语的语言环境以及祖先的语言无疑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译文的质量;另外,由于他们的立足点是译文必须准确,所以译文词语陈旧,充斥闪米特语,有的地方译得太直太死,简直不像希腊语。 2. 哲罗姆(St. Jerome 331--420) 1)生平 哲罗姆约于331年生在挞马太(Dalmatia)的斯特利多(Strido,位于前南斯拉夫),父母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在罗马成长和就学。约360年教宗利伯流(Liberius)为他受洗。 哲罗姆年青时有志于博览宗教方面的书籍,并且遍游天下各地的名胜。自366-370年间,走遍西方所有的城市之后,他又遍游东方,当他到了安提阿市,在安提阿生了一场大病。有一天在异象中,觉得他到上了上帝的审判台前。当他称自己为基督徒时,有一声音说:“你说谎。你只是一个古文学家,不是一个基督徒,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于373-379年他就到旷野去专心研究神学及圣经。并且学习希伯来文,在离安提阿不远之处修道,在379年时他到康士坦丁堡,在拿先素斯的门下受教. 382年哲罗姆回到罗马,在希腊语和拉丁语教会会议中担任译员,为教皇达马苏一世担任秘书。当时,哲罗姆精通希腊语、希伯来语、拉丁语。教皇达马苏一世指定他翻译和修订《圣经》。后教皇在两年后去世。哲罗姆失宠,前往巴塞尔姆避难,并继续他的译经事业。 2)对《圣经》的翻译 (1)哲罗姆先是从希腊语的《七十子希腊文本》翻译出《旧约》拉丁文本; (2)根据《旧约》的希伯来语原文重新翻译拉丁文本; (3)4世纪晚期完成《旧约》、《新约》的拉丁文本翻译;今称《通俗拉丁文本圣经》(Edition Vulgata即Vulgate)。 3)哲罗姆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 (1)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 (2)应区别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在“文学翻译” 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用易于理解的风格传达原作的意思;但在《圣经》翻译中,则不能一概采用意译,而主要应当采用直译。 (3)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 4)哲罗姆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哲罗姆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对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对后世的翻译理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中世纪西方各民族语言的《圣经》的翻译中,他所提出的许多概念得到了继承。他有一大批追随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事世俗文学翻译的作家。他们认为风格是内容的一个不可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