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12课程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2012年考试说明中的相关部分 要求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给予恰当的评价鉴赏。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知识准备——意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举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美人 神女 灵修 杜鹃 磁针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白雪 玉壶 冰心 其它意象: 杜鹃鸟、浮萍、飞燕、沙鸥、 扁舟、西楼、关山…… 实战演练一: 判断下列哪些诗是思乡怀人类诗歌 A、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B、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C、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D、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E、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F、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G、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示例1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案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示例2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强化训练1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 本诗展现了一个孤独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独。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表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孤独寂寞之感得以安慰。 意境 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 常见意境举隅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意境举例 请概括以下诗句的意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分析步骤】 具体分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5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02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