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西窜与北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西窜与北征

5.西窜与北征 西窜与北征 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把临时政府从彭 原(今甘肃宁县)移至凤翔( 今陕西凤翔),向长安 逼近了一大步(凤翔在长安西 300余里 )。杜甫得知 后,暗自做着逃往凤翔的准备。自安庆绪杀死安禄山 后,叛军军心浮动,对长安的戒守也不像以往那样森 严了。杜甫经过细密的筹划,终于在四月的一天,从 长安西城金光门溜了出去。当时,叛军正在西郊屯防, 他不敢走大道,专捡偏僻的小路走,又怕迷失方向, 一边走一边还要望着驿道两旁的树木以引导方向。逃 窜是危险的,他对着落日的方向望眼欲穿,提心吊胆, 不复有生还的希望。等到他越过生死线侥幸到达凤翔 时,已是衣衫褴褛、瘦得不像人样了。想到在逃亡路 上随时都可能作鬼,深感性命的微贱,如今能瞻望太 白山的雪峰,不禁悲伤地呜咽起来。就这样,他穿着 麻鞋和露着两肘的破衣拜见了肃宗,被授予左拾遗的 官职。左拾遗是谏官,是给皇帝的政事提意见的,官 阶为从八品上。这是在五月十六日,肃宗下达授官诰 文,诰文写道 :“襄阳杜甫,尔之才德,朕深知之。 今特命为宣议郎行在左拾遗。授职之后,宜勤是职, 毋怠!……”杜甫对于这个职守是忠实的、认真的, 然而却因此得罪了肃宗,险些丧了性命,那是因为房 琯罢相之事。 去年十月,宰相房琯率兵与叛军大战于陈陶、青 坂,失利。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毁谤房琯,说他对肃宗 不忠,又诬告他的门客董庭兰受贿,房琯被罢去宰相 的职务。杜甫既作了谏官,便去履行谏官的职责,他 上疏给肃宗,认为房琯“深念主忧,义形于色 ”,对 国家是忠诚果敢的,要求肃宗“弃细录大 ”,不要以 “细罪”“免大臣”。廷诤时亦态度坚决,缠着不放。 肃宗大怒,诏令三司审讯杜甫。亏得宰相张镐和御史 大夫韦陟出来营救,杜甫才得免于刑罚。张镐奏道: “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韦陟奏道 :“甫言虽狂, 不失谏臣体 。”肃宗虽心中恼火,但在当时国难当头、 亟须用人的情况下,只得忍下这口气,让杜甫仍任原 职。杜甫虽遭挫折,但并未服输,在《奉谢口敕放三 司推问状》中???强调自己的主观动机是好的,至于论 事措辞激烈,是由于身陷贼中、愤惋成疾所致;对房 琯的为人仍旧称道;重申自己的上疏目的是“望陛下 弃细录大”。由此可知 ,杜甫的性格是倔强的。这种 性格在明主临政时或许可以做出一番事业,但在如肃 宗这类庸主手下,只能是遭到疏远。从五月十六日上 任左拾遗,到此事了结的六月一日,总共才有半个月, 可谓出师不利。但杜甫并未消沉,仍旧为收复两京之 事努力工作。 六月十二日,他与另一左拾遗裴荐、左补阙韦少 游、右拾遗魏齐聃、孟昌浩等人向朝廷推荐岑参。岑 参此前曾领伊西北庭支度副使,头年年底从轮台回来, 此时刚到凤翔。杜甫在《为补遗荐岑参状》中称“岑 参识度清远,议论雅正 。”使岑参得以任右补阙。可 见杜甫在为朝廷广纳贤才上是颇为留意的。 当时各地防务甚急,朝廷不断地派员去四方赴任, 杜甫写了不少送别诗,对前往任职的人,都能从国家 的最高利益上加以勉励。如《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 官》、《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 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送杨六判官使西蕃》、《送灵 州李判官》等,这些送行诗无不写得慷慨悲壮,令人 感激,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为 传统的送别诗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忧虑国事之余,杜甫还每每念及远在羌村的家 属。自从头年八月离开她们,到现在已将近一年,始 终得不到消息,又听说叛军所到之处杀得鸡犬不留, 更是惶惶不安了。曾经写过家信,询问家中情况,迟 迟不见回音,不禁多方猜想:她们是否已经不在人世 了?羌村里的那座茅屋前谁在望我归影呢?要是她们 已死,埋在冰冷的松根下,尸骨大概还没朽吧。想到 这乱世中没有几人能保全性命,更感到家中情况不妙, 甚至反倒害怕有消息传来,如果传的是凶讯,自己的 心会承受不了的。忽而又想,也许她们都还侥幸地活 着呢,不久后即可与她们欢会,但转念一想,这是不 太可能的,恐怕此时自己已经是个孤老头了。杜甫把 这一番曲折心情写入《述怀》诗中,表达了战乱年代 人们的普遍心理。这年秋天,他终于收到了家信得知 家属仍居羌村,且都无恙,十分高兴,便向朝廷请假, 回羌村探亲。肃宗李亨因杜甫上疏援救房一事,对这 个倔强的老头已心怀厌恨,只是碍着宰相张镐等人的 面子,不好轰他走开,如今见他自己提出回家探亲就 满口应承下来,口头上自然是说要照顾他。 至德二载(757)八月初一,杜甫怀着依恋的 心情告别了凤翔行在,便启程北征了。从凤翔到郴州 西北的羌村,路程有六七百里,当时为了打仗,马匹 都交付军队使用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